穗粒结构

作品数:199被引量:45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商兆堂朱德峰李翠英蒋名淑吴建中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气象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沅江市农业局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农业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8期5-6,8,共3页闻章辉 
以参考文献中的数据为材料,进行了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中,常规粳稻表现为穗粒数>结实率>穗数>千粒重,杂交水稻表现为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杂交水稻通过稳定适宜的穗...
关键词:水稻 机插秧 穗粒结构 产量 影响 
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武运粳27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1期15-15,17,共2页刘蔚华 周祥 孙进 
以武运粳27氮肥用量试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武运粳27产量、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市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用纯N 412.5 kg/hm^2为经济施氮量,此时理论产量11 745 kg/hm^2,可实现11 250 kg/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在±40%变...
关键词:水稻 武运粳27 氮肥用量 产量 穗粒结构 
中早35水稻抛秧栽培适宜密度研究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1期28-28,30,共2页尹洪根 宋富根 漆勋民 罗来宝 李财厚 谢兰英 欧阳美友 
中早35水稻抛秧栽培适宜密度研究结果表明,中早35作抛秧栽培,434孔秧盘播干谷70 g时,抛秧密度以1 050~1 200盘/hm2之间产量最高,不仅田间群体生长均匀,有效穗数适中,而且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均较高。
关键词:水稻 中早35 抛秧 栽培密度 穗粒结构 产量 
中稻栽插密度对比试验被引量:4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期76-76,82,共2页查太来 陈文波 张礼阳 
中稻栽插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稻产量与栽插密度的关系紧密,通过增加用种量和提高栽插密度来提高产量主要以增加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实现,但这样容易导致田间荫蔽,加重纹枯病的发生。因此,在修水县山区中稻生产上,穴插1粒、2粒...
关键词:中稻 栽插密度 穗粒结构 产量 纹枯病 影响 
晚粳稻秀水134不同播种量对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3期65-65,67,共2页杨志根 
研究晚粳稻秀水134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应控制在2.0~2.5 kg/666.67 m2,可协调穗粒重结构,获得高产、稳产。
关键词:晚粳稻 秀水134 播种量 穗粒结构 产量 
直播水稻穗粒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1期64-66,68,共4页闻章辉 
通过分析直播水稻穗粒结构与产量的关系,建议选择直播条件下全生育期为130~135 d的品种,杂交稻推荐穗数为262.5万穗/hm2、穗总粒数150粒、穗实粒数13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5 g,理论产量按照90%折实产,则产量可为8.45 t/hm2;常规稻...
关键词:水稻 直播 穗粒结构 产量 关系 
直播水稻的播种期与播种量对产量和穗粒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6期50-52,共3页闻章辉 
分析直播水稻播种期、播种量对产量和穗粒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播种期通过影响水稻穗粒数而直接影响产量,并间接通过播种量而产生侧面作用;播种量则对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有影响,因另有较多其他因素,则对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直播水稻 播种期 播种量 产量 穗粒结构 
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3期52-53,共2页基国民 居会军 周文军 赵俊 夏玉玉 谢仁康 
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2006BAD02A03)
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研究表明,秸秆全量还田对两系杂交水稻大田生长在栽后5~15 d内对发苗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栽后18 d逐步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还田后稻田中后期土壤保水供肥能力增强,绿色叶片...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 机插秧 秸秆全量机械还田 发苗动态 穗粒结构 
大田基本苗数及氮肥施用法对新软粘13号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2期50-51,54,共3页唐才科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大田基本苗数及氮肥施用法对新软粘13号的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大田基本苗数量及合理分配氮素肥料的蘖肥和穗肥比例有利于夺取高产,大田基本苗数以达到150万株/hm2或略多一些为宜;按照永州地...
关键词:新软粘13号 基本苗数 氮肥 穗粒结构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