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

作品数:525被引量:19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海文王永平牛致功曹印双王双怀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钱币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开元通宝的分类及其版别
《安徽钱币》2010年第4期45-46,共2页唐照君 陈锐 
开元通宝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①始铸,至唐会昌六年,期间跨度逾二百年,版别甚为丰富,据《唐史·食货志》记载,钱文由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②,字体风格介于篆隶之间,结构严谨.书法端庄凝重,币文中“开元”两字意为开...
关键词:开元通宝 版别 分类 字体风格 唐高祖 书法家 欧阳询 字意 
开元通宝钱两说
《安徽钱币》2009年第3期16-17,I0004,共3页董良义 
一、钱文及其读法 开元通宝钱由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铸,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13—741年),用29年,史称开元盛世,比始铸开元通宝钱晚了92年。据成书于五代后晋时刘煦等人著《旧唐书·...
关键词:开元通宝 开元盛世 年号钱 五铢钱 唐高祖 唐玄宗 旧唐书 武德 
二柱与四柱五铢归属试探
《安徽钱币》2009年第2期14-19,共6页邓传忠 
五铢于西汉元狩5年(公元前118年)始铸,至唐高祖武德4年(公元621年)废止,共历739年,是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五铢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由于史料记载的简略,许多问题悬而末决,其中二柱、四柱五铢的归属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五铢 史料记载 归属问题 公元前 唐高祖 西汉 形制 
面双“卍”字五铢考略被引量:1
《安徽钱币》2008年第1期16-17,F0003,共3页陆冠臣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止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流通年限最长,也是发行最为成功的一种货币。现将笔者收藏的一枚面双“卍”字五铢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词:五铢钱 古代历史 公元前 汉武帝 唐高祖 
短头“元”开元钱及其相近版式
《安徽钱币》2006年第4期23-25,共3页邓传忠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铸开元通宝钱。方孔圆钱从此以通宝、元宝相称。初唐开元径24.5mm左右,重4g上下,“元”字第一笔短,“通”字走部三笔互不相连,被称为短头“元”或短一“元”。
关键词:“元” 开元钱 版式 相近 开元通宝 方孔圆钱 唐高祖 
两枚异品古钱
《安徽钱币》2005年第4期34-34,共1页李家奎 李振武 李世光 
笔者藏有两枚异品古钱。 一.面“工”字五铢钱 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前后铸行7百余年,其版别十分复杂,更有人在币上进行“外科手术”,盗铜牟利,形成磨郭、剪边、埏环和对文等异常现...
关键词:古钱 五铢钱 外科手术 异常现象 “工” 汉武帝 唐高祖 版别 
从铸造工艺角度试谈传形五铢形成原因
《安徽钱币》2005年第1期24-31,共8页徐国洪 
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春三月甲午,“罢半两钱,行五铢钱”^[1]起。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除五铢钱止。这种以五铢为钱文的铢两货币前后行用了七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货币。由于历史上的...
关键词:五铢钱 唐高祖 版别 半两钱 钱文 汉武帝 中国历史 使用范围 角度 
唐代钱币对后世钱制的负面影响
《安徽钱币》2001年第1期3-5,共3页王宁 
唐初沿用隋代旧钱,私铸盛行,量轻质劣的恶钱充斥流通。武德四年(621)唐高祖李渊整顿钱制,始铸“开元通宝”,标志着新的钱币制度的建立。在中国货币史上,开元通宝的铸行意义重大:设置官铸钱监,国家重新统一铸币权;钱币标准化,...
关键词:钱币 唐高祖 铸钱 开元通宝 铸币 币制 隋代 意义 统一 单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