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

作品数:7302被引量:122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伟康重庆徐政高赐威张粒子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主编寄语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特约主编寄语
《电力工程技术》2025年第1期1-1,共1页肖先勇 
新型电力系统逐渐呈现出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趋势。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存在出力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以及控制非线性等特点,叠加用电侧新兴电力电子化负荷的多样性与冲击性,容易引发配电网多频率的谐波振...
关键词:电能质量 新型电力 谐波抑制 高比例新能源 用电侧 电力电子设备 谐波振荡 冲击性 
特约主编寄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5年第4期1219-1219,共1页程明 
伺服电机系统是航空航天、机器人、国防军工等高端装备的核心动力部件,其品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高端装备对伺服电机系统的转矩密度、动态响应、效率等关键性能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然而,传统电机理论与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关键词:国防军工 伺服电机 电机系统 航空航天 多因素耦合 数学表征 高端装备 关键性能 
特约主编寄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5年第4期1-1,共1页叶林 李更丰 许寅 
在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源、网、荷均呈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台风、暴雨、极寒、高温等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夏季、冬季双用电高峰的“三高双峰”特征,给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控制带来...
关键词: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平衡 新型电力 电力系统 用电高峰 极端天气 能力提升 专家审阅 
特约主编寄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5年第2期423-423,共1页张扬 王学斌 
能源电力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受限于资源禀赋,火力发电仍将长期是我国电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电机组的绿色低碳化是目前能源电力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绿电制取氢、氨和二氧化碳衍生燃料等二次能...
关键词:能源电力 碳排放强度 燃气机组 碳中和 二次能源 资源禀赋 火力发电 二氧化碳 
特约主编寄语
《电测与仪表》2025年第1期1-1,共1页李世松 
2019年5月20日,新国际单位制(SI)在全世界范围正式实施,标志着基础计量全面进入量子化新时代。量子标准对计量体系发展的推动,除了提供更为精准的测量能力外,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动扁平化计量体系的构建,即传统处于计量溯源链金字塔塔...
关键词:计量实验室 量值溯源 计量体系 测量能力 量子化 扁平化 工业生产 溯源链 
特约主编寄语
《电网技术》2025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夏杨红 林今 雷金勇 
电解制氢是大规模利用新能源的有效手段,也是氢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方向,支撑“双碳”战略发展。目前,我国电解制氢产业呈积极发展态势,但总体来看,仍处于发展初期。一方面,电解槽本体涉及电-热-气-液多物理耦合,其灵活性以及面向...
关键词:系统协同 新能源 运行机理 电解制氢 耦合机理 绿色低碳发展 多物理耦合 控制与优化 
特约主编寄语
《电力建设》2024年第12期1-2,共2页杨明 王成福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作为未来社会主流供能形式的综合能源系统,特别是绿色、高效特征更为显著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成为实现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借其丰富的灵活性资源,能够有效消纳高...
关键词:低碳发展 可再生能源 互补优势 综合能源系统 能源转型 碳中和 战略目标 社会主流 
特约主编寄语
《能源工程》2024年第6期1-2,共2页倪震 王立忠 
我国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高、距离负荷中心较近和易消纳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累计装机容量从2018年的不到500万千瓦增长到2024年9月的3910万千瓦,占全球总容量的5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实现了由跟跑到...
关键词:海上风电 负荷中心 局数据 并网容量 跨越式发展 前景广阔 可再生能源发展 累计装机容量 
特约主编寄语
《中国电力》2024年第12期1-1,共1页叶林 张振宇 万灿 车建峰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双碳”目标确立后,中国新能源发展掀起新高潮,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速。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源、网、荷均呈现出不确定性,预测难度增大,给电网的安全...
关键词:能源供应安全 新型电力 科学预测 新能源 电力系统 新型能源体系 预测难度 目标确立 
特约专栏主编寄语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491-491,共1页
特约专栏主编寄语配电网是输电侧与用户侧之间“承上启下”的桥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改变了配电系统的形态。近年来,欧洲发达国家提出Web of Cell网格化配电网运行与控制理念,在正常工况下,通过网格内与网格间有功和无功的优化...
关键词:配电系统 可再生能源 配电网运行 无功 欧洲发达国家 用户侧 网格化 控制理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