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波束形成

作品数:1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廖桂生李勇朝杨晨阳韩圣千王伟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计算机仿真》《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声学与电子工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空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多接收子阵下特征波束的角度空间调制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390-395,共6页王喜媛 王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804103);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4GX-YBXM-103)。
基于波束赋形的波束切换空间调制算法,不仅可以提高频谱效率,还可以利用天线阵列增益提高能量效率。该文利用信道响应构造统计平均的协方差矩阵,构造正交特征向量作为阵列的加权矢量,形成相互独立的多个等效传输信道,利用波束赋形增益...
关键词:特征波束形成 空间调制 正交空时分组码 MIMO 最大似然 
V-BLAST系统的特征波束形成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第12期2309-2311,共3页卢尧 安建平 武岩波 
针对特征波束形成技术与V-BLAST结合的系统,从最小化系统差错性能角度出发,在独立同分布衰落信道中和发射端已知信道均值矩阵信息的情况下,推导了特征波束形成的功率分配算法,同时设计了能够充分利用该功率分配方法的接收检测算法。仿...
关键词:信号检测 特征波束形成 垂直分层空时码 功率分配 
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特征波束和空时编码联合分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864-870,共7页王勇 廖桂生 王喜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60736009)
为了改善宽带下行衰落相关信道下空时码性能,提出了基于空时编码和特征波束结合的方案.该方案结合了特征波束形成和OFDM技术,将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特征矢量作为空时码矩阵的加权矢量,使空时码在空间能量最集中的方向发射.利用特征波束形...
关键词:空时编码 特征波束形成 特征值分解 天线阵列 
基于非均匀阵列的特征波束发射分集方案
《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239-243,254,共6页王伟 金荣洪 耿军平 李家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NO6052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F010402/60501016)资助基金项目
在发射端将特征波束形成与空时分集技术相结合,在保持分集阶数的同时可以获得阵列增益。通过对该混合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非均匀阵的技术方案。它可以在弱相关信道中保持较高的阵列增益,在强相关环境下使分集支路的平衡度...
关键词:空时分组码 特征波束形成 非均匀阵列 
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特征波束形成算法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6期526-530,共5页李敏 林敏 龚铮权 
在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为了有效地降低系统的误符号率,提出了一种特征波束形成算法。在假设接收端能准确地完成信道估计,并能及时将信道的互相关矩阵反馈到发射端的基础上,研究了接收和发射均采用多天线的特征波束形成算法,对其性...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 通信系统 特征波束形成 信道状态 信息反馈 空时块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