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路

作品数:49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东平刘正寅张世才钮仲勋王耀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杜甫研究学刊》《历史档案》《山西青年》《军事史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民族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准噶尔汗国末年和卓家族的活动与西域形势的演变
《民族研究》1996年第5期54-64,共11页刘正寅 
准噶尔汗国末年和卓家族的活动与西域形势的演变刘正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汉文及穆斯林文献,特别是注重挖掘汉文史料,对准噶尔汗国末年(18世纪中叶)西域伊斯兰教派势力和卓家族的活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考察了这一...
关键词:准噶尔 阿睦尔撒纳 喀什噶尔 叶尔羌 天山南路 黑山派 策妄阿拉布坦 白山派和卓 阿克苏 阿巴噶 
评《叶尔羌汗国史纲》
《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103-107,共5页刘正寅 
评《叶尔羌汗国史纲》刘正寅叶尔羌汗国时期,即明中叶至清初,是西域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一历史阶段,包括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内的中亚地区各近代民族最后形成,同时该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亦发生着巨...
关键词:叶尔羌 东察合台汗国 《史纲》 伊斯兰教派 穆斯林文献 汉文史料 天山南路 喀什噶尔 卫拉特蒙古 西域 
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天山南路(1680~1697)被引量:3
《民族研究》1994年第5期73-79,共7页刘正寅 
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天山南路(1680~1697)刘正寅明末清初,兴起于天山以北草原地区的准噶尔汗国开始加紧对天山南路绿洲农业区的侵掠与渗透,特别是17世纪70年代噶尔丹攫取准噶尔最高领导权、统一天山以北地区后,更加积极...
关键词:天山南路 叶尔羌 阿帕克和卓 噶尔丹 白山派和卓 准噶尔 喀什噶尔 黑山派 统治时期 吐鲁番 
准噶尔统治时期天山北路农业劳动者的来源和族属被引量:7
《民族研究》1993年第5期97-101,共5页王希隆 
准噶尔为游牧民族。其俗,“不尚田作,惟以畜牧为业”,所需农产品主要取自天山南路从事农耕的维吾尔人,所谓“欲粒食,则因粮于回部”。但天山南路的军事政治情况多有变化,且路途遥远,转运不易,“这一供应来源也很不可靠”,所以,为了获取...
关键词:天山北路 准噶尔 农业劳动者 统治时期 天山南路 农产品 维吾尔人 明清之际 布哈拉 游牧民族 
论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清在天山南路推行的民族政策被引量:4
《民族研究》1986年第6期37-41,共5页潘志平 
天山南路是以维吾尔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十八世纪中叶清统一新疆后,在这一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民族问题。关于乾嘉道年间清在这一地区所推行的民族政策,曾向吾和日人羽田明等已有些论述,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 天...
关键词:天山南路 民族政策 维吾尔 嘉道年间 喀什噶尔 嘉庆道光年间 叶尔羌 英吉沙 乾隆 多民族 
略论阿帕克和卓被引量:6
《民族研究》1982年第5期41-47,27,共8页安瓦尔.巴依图尔 
阿帕克和卓,本名伊达耶图拉和卓。他一生的活动与十七世纪下半叶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历史结下不解之缘。近二百年来,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兼有。有人认为,阿帕克和卓是仅次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及其女婿阿里的“先知”,是一个对...
关键词:喀什噶尔 察合台 叶尔羌汗国 噶尔丹 十七世纪 天山南路 准噶尔 中原地区 帕克 中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