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渠

作品数:159被引量:13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超任晓勇方孝廉付先召王金根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宿州学院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考古发现下的大运河安徽段文化被引量:2
《宿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10-15,共6页陈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KG012);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AHSKZ2018D19)。
大运河安徽段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收获颇丰,较为重要的遗址有柳孜运河遗址、西关运河遗址、木牌坊运河遗址等。通过分析构成运河文化因素的河道本体、桥梁、码头、木岸及邮驿递铺等重要遗迹,可知大运河安徽段通济渠不仅是“公家运漕”...
关键词:大运河安徽段 通济渠 遗迹 漕运 瓷器 
通济渠埇桥以东段流经补证
《宿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3,38,共4页周勇 孟方 
通过细读古籍《光绪宿州志》、辨析其中的关键证据,参考《嘉靖宿州志》,辅以卫星地图为底本的地图绘制,结合市区相关路段的实地踏查,以及土壤取样分析,补证了宿州境内的通济渠走向,即在沱河以东,其南堤故基大略是今天的303省道,在沱河...
关键词:通济渠 隋堤 宿州 
略论通济渠与宿州城市发展
《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55-57,共3页赵彦志 
阐述了宿州(特指桥)城市发展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之间的关系。唐宋时期宿州(桥)是陆上南北交通的中心,也是通济渠东西水上运输的咽喉所在,重要的交通战略地位是宿州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济渠的开凿带动了宿州城市的兴起和繁荣,而宿...
关键词:通济渠 交通 城市发展 宿州 
论通济渠系沿蕲水故道兴修
《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42-43,共2页戴兴华 
隋炀帝兴修的通济渠后人称之为汴河、大运河。它并不是平地开挖的,而是对天然河道的"浚治加宽"。在河南省商丘以东至入淮河处主要是沿蕲水故道兴修的。《水经注.睢水》对蕲水多次作点击式记述。蕲水上游出自睢水,与睢水并行东来,其距离...
关键词:隋朝通济渠 利用 蕲水故道 兴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