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通宝

作品数:30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霭然李江霖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钱币》《中国金融家》《中国钱币》《收藏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钱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初识同治通宝雕母钱
《安徽钱币》2012年第2期44-45,共2页罗尚熙 
雕母,又称祖钱。我国唐朝以后,铸钱工艺改用钱母(即钱模)翻沙,于是出现了母钱。承传到清末直至被铜元替代。笔者早年收到一枚清代同治通宝金口未开雕母钱,至今再未见到任何雕母钱出现,可见雕母钱之罕。现将同治通宝雕母钱介绍如...
关键词:同治通宝 母钱 铸钱工艺 铜元 清代 
同治通宝背满汉文“同、昌、广”套子钱
《安徽钱币》2010年第2期36-37,共2页温苏 
同治通宝铸有背文仿康熙满汉文式20局名的钱币一套。笔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已经十分留意收集,可能是缘分之故,至今仅收集得背满汉文“同、昌、广”三枚,介绍如下:
关键词:同治通宝 汉文 八十年代 收集 钱币 康熙 
同治通宝吉语钱——兼论清代川铸套子钱系列
《安徽钱币》2010年第1期30-31,F0003,共3页夷风 
在传世的清代古钱之中,同治吉语钱系列尤为精彩纷呈,其中大多铜质精好、铸工精美。或背单字、双字、四字组合成套;或有单枚、双联、三联、四联等多种形式。或铸有篆书福寿、楷书福寿、福福、寿寿、辛未福寿、天下太平、联生贵子等吉...
关键词:同治通宝 清代晚期 制作工艺 古钱 铜质 钱文 钱币 
一枚稀见的同治通宝
《安徽钱币》2007年第4期39-39,共1页钱渭 
最近,本人集得同治通宝小平钱一枚,其直径24.4mm,穿4.8mm,厚1.4mm,重4.1g。之所以称之为“稀见”,乃因其背满文重文,呈双“宝直”局,且互为垂直排列。该币铜质精细,制造精整规矩,文字清晰高挺,字口深峻,整个钱体里层为...
关键词:同治通宝 成分分析 小平钱 光谱仪 X射线 铜质 钱体 
宝河局同治伍年银样略述
《安徽钱币》2006年第4期37-37,共1页李宪章 
宝河局同治通宝背“伍年”雕刻银样乃是一枚奇品(彩页4):①它不符合清代钱法规定的祖制;②早期开国制钱钱径一般不超过28mm,此钱36.5mm;③除新疆外,其它钱局铸钱从无纪年。同治五年(1866),穆宗载淳年仅6岁,不能亲政,慈禧...
关键词:同治通宝  慈禧太后 清代 
宝台局同治通宝探析
《安徽钱币》2006年第3期21-21,20,共2页王连根 
2005年春,笔者在沪上收到两枚宝台局同治通宝小平钱。第一枚(图1),径18.9mm,穿7.9mm,厚0.8mm,重1.35g,黄铜质,双点角头通。其二(图2),径19.1mm,穿6mm,厚0.8mm,重1.3g,黄铜质,传世古包浆,单点平头通,有磨损痕...
关键词:同治通宝 《简明钱币辞典》 小平钱 铜质 版别 
王希贤与稀世之珍“同治通宝”牙样
《安徽钱币》2005年第2期1-2,共2页马传德 
解放前,北京北新桥南香饵胡同新安12号,住着一户钱币收藏世家。
关键词:同治通宝 钱币收藏 解放前 世家 
清制钱帝号异书异版之异见
《安徽钱币》2004年第4期53-56,共4页叶长庆 
据笔者所知,历代清钱谱中,很少涉及因异书而导生的版别之异,纵有述及,也多集中在“通”、“宝”二字上(前者有单点、双点、平通、角通之分,后者有尔宝、缶宝、珍宝之别),对于因十帝帝号书写之异而形成的缤纷版别,则少有述及。在...
关键词:版别 清朝 古钱币 顺治通宝 雍正通宝 康熙通宝 嘉庆通宝 道光通宝 咸丰通宝 同治通宝 光绪通宝 宣统通宝 
同治通宝大制钱
《安徽钱币》2004年第1期38-38,共1页张金雷 
在《安徽钱币》2003年第4期有吴先生和周先生撰文介绍宝泉、宝源局的同治通宝,称其为部颁样钱及大样钱。实误,应该称其为大制钱,或者称其为内廷大制钱。
关键词:同治通宝 内廷大制钱 清朝 图案 小平钱 
“常品”易得“部颁”难求
《安徽钱币》2003年第4期26-26,共1页吴韬 
咸丰时期混乱的币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治时期为了挽救咸丰时期混乱的币制,企图实现货币的统一,稳定币值。清政府也颁布了标准样钱,颁发给各省有“小平”、“当十”两种,宝源局“同治通宝”小平钱,直径:
关键词:咸丰时期 货币制度 “同治通宝” 小平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