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照位置

作品数:3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周德毅蔡勋赵兴文李飞王岩更多>>
相关机构:纳米维景(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桓台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医学》《基层医学论坛》《颈腰痛杂志》《华西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医用放射技术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骨盆各部摄影技术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7年第7期38-39,共2页刘洪波 
骨盆由两侧髋骨及后面骶尾骨围成。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骨盆各部的摄影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熟练掌握其投照位置,对影像诊断有很大帮助。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骨盆各部的摄影技术作了一些总结。
关键词:摄影技术 骨盆 日常工作 投照位置 影像诊断 工作经验 骶尾骨 髋骨 
使用U臂机对投照位置进行改进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7年第4期28-28,共1页聂宇杰 
传统X线机摄影投照位置,球管臂可以自由收缩、旋转,可以满足球管转动摄影体位的要求,照出完美的图象。U臂机在这方面受到限制,因为球管和探测器一体,同时移动,球管不能作稍大角度的旋转,有些需要转动球管的体位就不能投照,影响...
关键词:投照位置 摄影体位 球管臂 下颌关节 骶髂关节 投照体位 X线机 探测器 
不同投照位置对小儿胸片诊断价值的浅析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年第12期61-62,共2页包晓艳 
小儿胸部疾病较多,各种病的变化复杂,在X线片上有不同形态及密度反映,特别是在每个摄影位置上的表现也不相同。如何以最佳的投照位置显示出小儿胸部典型的X线征象,我进行了探讨,现将粗浅的见解简述如下。
关键词:小儿胸片 投照位置 诊断价值 胸部疾病 摄影位置 X线征象 X线片 
颈椎斜位的投照位置改进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年第8期17-17,共1页孙洪泉 
颈椎斜位一般采取患者俯卧在摄影台上,头侧转,下颚稍内收,使颈椎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一侧胸部抬高,身体与台面成45度角。两肩尽量下垂,抬高侧上,下肢屈曲支撑身体,这种方法有两大缺点。
关键词:颈椎斜位 投照位置 摄影台 侧胸部 长轴 抬高 身体 
第一至三胸椎的特殊投照方法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年第6期40-41,共2页王延明 刘庆仁 
在放射线投照工作中,经常遇见上段胸椎侧位片投照位置,因为第1至3胸椎侧位,与两侧肩关节相重叠,所以用普通的胸椎侧位投照方法是无法显示清晰,用上部胸椎侧位投照法也不太理想。因为有对侧的肱骨头与第1和第2胸椎相重叠条件略不好...
关键词:上段胸椎 投照方法 胸椎侧位 侧位投照法 投照位置 临床诊断 放射线 侧位片 肩关节 肱骨头 
急诊X线摄影方法及质量保证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年第10期37-38,共2页李拥军 
目的:提高急诊X线摄影技术,从而保证摄片质量。一般资料与方法:收集我科去年7-12月份急诊摄片412份,按头颅片、四肢片、胸部片、腹部片及脊柱片分类,重点介绍了各类急诊照片的常规投照方法及特殊情况下的投照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关键词:急诊 X线摄影方法 质量保证 急诊照片 X线摄影技术 摄片质量 投照方法 基础知识 曝光条件 投照位置 
环枢椎张口位CR投照位置改进法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年第5期23-23,共1页郑国荣 陈延 何忠利 
第1—2颈椎张口位照片用于观察寰椎与枢推正位骨折及脱位等病变。常规第1—2颈椎照片枢惟齿状突显示经常有小部分与枕骨或上颌切牙重叠,所显示的影像效果往往不满意。我们经过摸索与实践,在第1—2颈椎张口位摄影位置上略加改变后,摄...
关键词:环枢椎张口位 CR投照 诊断依据 投照位置 
颅底位X线平片投照位置改进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4年第6期19-19,共1页于永波 马厚升 
关键词:颅底位 X线平片 投照位置 摄影方法 摄影距离 
乳突投照注意事项和投照位置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4年第3期28-28,共1页司伟 
乳突摄片与其它位置相比,相对难度在些,往往由于投照条件不当,位置难度较大,所需部位不能充分显示出来,本人在工作中,根据解剖,按以下投照位置及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乳突 影像学检查 摄影技术 体位 
摄取颈椎斜位片方法的改进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3年第12期33-34,共2页何强 
关键词:颈椎斜位片 投照方法 中心线 焦片距 投照位置 胶片尺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