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撂荒地

作品数:8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戴全厚薛萐刘国彬余娜翟胜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土保持科学》《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水土保持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侵蚀环境撂荒地植物群落恢复动态研究被引量:1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第6期14-19,共6页薛萐 李占斌 戴全厚 李鹏 刘国彬 翟胜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生态建设试验示范研究"(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及评价"(90502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2007CB407205)
以侵蚀环境不同退耕撂荒年限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特征,分析植物恢复过程。结果表明:植物群落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退耕撂荒年限的增加,恢复演替的推进逐渐增大;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撂荒年限呈正相关...
关键词:侵蚀环境 退耕撂荒地 植物群落 
黄土丘陵区退耕撂荒地土壤微生物量演变过程被引量:23
《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第3期943-950,共8页薛萐 刘国彬 戴全厚 张超 余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90502007)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是表征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数,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变化过程对认识该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撂荒 微生物量 
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演变被引量:14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24-28,共5页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张超 兰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非活性有机碳(NLOC)及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退耕撂荒地 土壤活性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植物种群演变动态研究被引量:2
《西北农业学报》2008年第4期320-328,共9页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兰雪 余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
以侵蚀环境不同年限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撂荒后植物种群生态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退耕撂荒后植被演替恢复过程可划分为:先锋植物物种期(1-5 a),物种渐繁荣期(6-8 a),物种鼎盛期(9-13a),物种准稳定期(13-20 a)、物种相对...
关键词:侵蚀环境 退耕撂荒地 植物种群演变 生态位 种群替代 
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植被恢复中土壤生物学特性演变被引量:3
《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第4期115-117,共3页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兰雪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环境效应与效益评价"(KZCKX2-XB2-0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环境效益及评价"(90502007);国家"973"项目"水土流失环境效应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2007CB407205)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侵蚀环境不同退耕年限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土壤微生物量与其相互关系及呼吸强度等土壤生物学性质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退耕撂荒地植被恢复演替中,土壤生物学性能在10年左右便可以得到基本恢复,土壤微生物量碳(C)...
关键词:侵蚀环境 退耕撂荒地 土壤生物学特性 演变特征 
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水稳性团聚体演变特征及土壤养分效应被引量:35
《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第2期61-64,77,共5页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翟胜 李小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XB2-05);973课题(2007CB407205)
研究了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迅速提高,在退耕撂荒的第一个10年,水稳性团聚体增大约253.45%。随着...
关键词:侵蚀环境 退耕撂荒地 水稳性团聚体 养分状况 
柴达木盆地退耕撂荒地的改良被引量:6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5年第3期10-13,共4页马玉寿 郎百宁 李青云 英陶 
对柴达木盆地退耕撂荒地进行封育+灌溉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改良第1、2、3年地上生物量较改良前分别提高62.1%,148.3%,369.0%;草群中优良牧草比例由几乎为零上升到69.3%;群落组成由刺儿菜-苦苣菜-阔叶...
关键词:撂荒地 改良 柴达木盆地 草地改良 
柴达木荒漠灌区退耕撂荒地调查研究报告被引量:9
《青海农林科技》1991年第3期11-19,共9页朱胤椿 洪世奇 董婉如 王炎 
引言从青海省粮食生产形势的全局考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锐减,年递减2.2%。人均占有粮食与1956年相比,下降26.32%。年均人口递增2.9%。人地矛盾加剧。粮食生产形势严峻。出路在于提高单产、扩大耕地面积。柴达木荒漠绿洲农业,是从50...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退耕 荒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