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作品数:823被引量:3837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龚一鸣杜远生廖卫华马学平徐洪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华北北缘泥盆纪查干哈布组物源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23年第3期1205-1216,共12页李普庆 宋东方 曾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730210,41672219)。
白乃庙岛弧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其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拼贴时限,是理解华北克拉通北缘增生过程的关键.为了限定弧-陆碰撞的时限,对白乃庙岛弧与华北克拉通拼合带的早古生代沉积地层——查干哈布组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锆石Lu-Hf同位素...
关键词:白乃庙岛弧带 查干哈布组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物源特征 构造地质 
对内蒙古北山造山带洋-陆转换认识的新思考——来自大红山南泥盆纪弧花岗岩的证据被引量:8
《地质通报》2020年第9期1341-1366,共26页闫涛 辛后田 卫彦升 杨五宝 李拯宇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阴山成矿带小狐狸山和雅布赖地区地质矿产调查》(编号:DD20160039);《内蒙古1∶5万大红山等六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编号:12120114064401)。
报道了红石山-百合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南侧大红山地区发现的一套泥盆纪弧花岗岩,并论述其地质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该套弧花岗岩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组成,整体经历了强烈的区域动...
关键词:北山造山带 弧花岗岩 泥盆纪 大红山 雀儿山岛弧 
南秦岭北缘淅川地区泥盆纪地层的物源及构造背景被引量:5
《地球科学》2018年第7期2234-2248,共15页徐大良 彭练红 刘浩 邓新 魏运许 张维峰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121201009000150013;12120113067900)
造山带内广泛发育的泥盆纪地层是揭示秦岭造山带古生代中期洋陆演化、地块构造属性和大地构造背景的良好载体.对南秦岭内部淅川地区泥盆系砂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泥盆系碎屑岩具有中等的成分成熟度及一定程度的...
关键词:南秦岭 碎屑锆石年代学 泥盆系 物源分析 大地构造属性 地球化学 
西秦岭泥盆纪西汉水群、三叠纪隆务河群叠加褶皱的存在证据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甘肃地质》2017年第2期38-43,共6页张伯祥 梁国冰 
官亭幅等3幅区调;卢家庄等6幅区调;甘肃省区域地质志新编(项目编码:12120113047500;121201130474002;12120113013500)
在西秦岭泥盆纪、三叠纪地层中普遍存在着叠加褶皱,由于覆盖和两期褶皱的近共轴特征,使得这种叠加褶皱的识别和填绘长期未能得到合理解决。多期面理的识别和空间关系、小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统计,为叠加褶皱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地质体平...
关键词:叠加褶皱 西汉水群 隆务河群 西秦岭 
富锦隆起泥盆系与变质基底角度不整合关系的发现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
《世界地质》2016年第2期458-469,共12页付秋林 张兴洲 曾振 蒲建彬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973;1212011220754)联合资助
为了解富锦隆起的构造演化,研究了佳木斯地块东北部富锦隆起地区一套含砾粗砂岩-石英砂与花岗片麻岩不整合面。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花岗片麻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95±5 Ma,石英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均〉480 Ma,其中以480~52...
关键词:富锦隆起 佳木斯地块 泥盆纪 变质结晶基底 角度不整合 
华夏古陆及相关问题——中国南部前泥盆纪大地构造被引量:25
《地质学报》2016年第4期607-614,共8页任纪舜 李崇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5070301;121201102000150009;12120115070301)的成果
数十年的地质填图和反复的专题研究已经充分证明:1中国东南部角度不整合于泥盆纪沉积之下的变质岩系含笔石、三叶虫和腕足类化石,时代是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武夷-云开带的高级变质岩系,陈蔡、迪口等杂岩原岩主要为新元古界,变质年龄为46...
关键词:中国南部 大地构造 加里东造山带 华夏古陆 前泥盆纪 
青海都兰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及地质演化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13期149-149,共1页周奥博 
青海都兰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岩系的形成是由于造山运动的作用经过多个时期的地体变质而形成的,其具有"立交桥"式的复合结构。对于青海都兰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的研究能够为了解我国中央造山青藏高原早期地带的形成的演化过程提...
关键词:变质岩系 前泥盆纪 地质演化 
西准噶尔志留纪-泥盆纪弧盆格局的确定及其区域构造演化意义被引量:22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448-460,503,共14页杨维 王国灿 纵瑞文 肖龙 李理 杨钢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三维地质调查试点"(No.1212011220245);新疆1:25万铁厂沟镇幅(L45C002001)与克拉玛依市幅(L45C003001)区调修测项目(No.1212011120502)
新疆西准噶尔克拉玛依-额敏一带广泛出露古生代的物质建造,记录着古亚洲洋演化的重要信息.古生代期间特别是晚古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洋陆转换过程,残留了系列近东西向及北东向蛇绿构造混杂岩系以及古大陆边缘的增生体系,造就了研究区...
关键词:西准噶尔 志留纪 泥盆纪 弧盆格局 构造古地理 区域构造演化. 
志留—泥盆纪华北高地的猜想:从甘肃的研究说起被引量:1
《甘肃地质》2011年第2期1-10,共10页张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014001;90714007和90714011)项目资助的研究
为华北克拉通缺失晚奥陶世—早石炭世地层的记录,岩相古地理解释为一个古陆,我们研究认为它可能是一个高地。寒武—奥陶纪时华北克拉通为广泛的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指示为海台地势,地壳厚度<30km。志留—泥盆纪时为一高地,地壳厚约>40k...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志留—泥盆纪的华北高地 冷高原 热高原 高地形成机制 
松潘地区白龙江隆起泥盆纪至三叠纪碳酸盐碎屑流沉积及其古地理意义被引量:7
《世界地质》2010年第1期33-44,共12页牛新生 王成善 张玉修 
白龙江隆起地区可见泥盆纪至中三叠世的碳酸盐碎屑流,其中泥盆纪至早三叠世的碳酸盐碎屑流沉积主要见于白龙江隆起北翼,中三叠世的碳酸盐碎屑流则见于白龙江隆起南北两翼和西缘。这些碳酸盐碎屑流沉积有两种类型:一种为仅含深水砾屑的...
关键词:白龙江隆起 碳酸盐碎屑流 古地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