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地

作品数:346被引量:78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卜兆君黄咸雨陈槐王升忠杨刚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模拟氮沉降对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两种藓类植物生长与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
《植物生态学报》2023年第5期644-659,共16页李小玲 朱道明 余玉蓉 吴浩 牟利 洪柳 刘雪飞 卜贵军 薛丹 吴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7042)。
以泥炭藓属(Sphagnum)植物为优势种的贫营养泥炭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其优势植物的生长与分解动态关系着贫营养泥炭地碳汇潜力,但有关氮沉降对贫营养泥炭地优势藓类植物生长与分解的影响还存在很大争议,并且氮沉降对亚热带贫营...
关键词:泥炭藓沼泽 分解 苔藓 氮输入 生产 
若尔盖退化泥炭地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水位恢复的短期响应被引量:4
《植物生态学报》2021年第5期552-561,共10页罗明没 陈悦 杨刚 胡斌 李玮 陈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0411);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8FD007)。
退化泥炭地的恢复是目前受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若尔盖退化泥炭地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水位恢复的早期响应可以为其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究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水位恢复的短期响应,该研究以若尔盖退化泥炭地为研究对象,设置水位...
关键词:泥炭地 水位 环境因子 土壤原核微生物 
泥炭地特征性环境因子促进泥炭藓持久孢子库的形成被引量:1
《植物生态学报》2019年第6期512-520,共9页冯璐 卜兆君 吴玉环 刘莎莎 刘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043、41871046和4137110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20190101025JH);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PD008)~~
研究泥炭地特征性环境因子--淹水、少氧和化感物质对泥炭藓孢子持久性的影响,可深入理解泥炭地泥炭藓持久孢子库的形成机制,为退化泥炭地泥炭藓地被恢复研究提供参考。该研究以藓丘种和丘间种两种泥炭藓的孢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模拟...
关键词:泥炭藓 孢子持久性 泥炭地 溶解氧 化感物质 
大兴安岭泥炭地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17
《植物生态学报》2018年第12期1154-1167,共14页李瑞 胡朝臣 许士麒 吴迪 董玉平 孙新超 毛瑢 王宪伟 刘学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056;41522301和4173085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802)~~
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植物养分状况和元素限制性提供依据。为了解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该研究测定、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8个泥炭地常见的3种草本植物——白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vag...
关键词:大兴安岭 北方泥炭地 植物营养 化学计量学 
地理来源与生物化学属性对泥炭地植物残体分解的影响被引量:7
《植物生态学报》2018年第7期713-722,共10页刘媛媛 马进泽 卜兆君 王升忠 张雪冰 张婷玉 刘莎莎 付彪 康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03;41471043和4160108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0407)~~
不同地理来源的泥炭地植物残体在同一环境中的分解速率一直缺乏比较研究。该研究沿纬度梯度,选择大九湖、哈泥和满归3处泥炭地,以三地的10种植物为分解材料,使用分解袋包装,埋藏于长白山哈泥泥炭地,开展为期1年的分解实验,研究地理来源...
关键词:纬度梯度格局 植物功能群 泥炭地 生物化学品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