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贷款

作品数:106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黄罡星李生龙魏云良王友健陈彬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大兴安岭地区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吉林金融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可行性分析
《吉林金融研究》2010年第4期58-60,共3页张宪春 刘小新 
一、世界各国和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实施进程及一般规律(一)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实施进程及一般规律。1、各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近30年来,利率市场化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从发达国家到部分发展中国家,利率...
关键词:贷款利率 可行性 农信社 利率市场化 市场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 上限 经济政策 
道德风险:农信社贷款新的风险点
《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71-72,共2页宋国生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风险贷款结构在悄然的发生变化,使农户贷款由过去单一自然风险转变为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等多种风险结构。特别是长期被忽视的道德风险在悄然地滋生漫延,并在风险贷款结构中凸显。一、目前农信社贷款风险结构及表现...
关键词:贷款结构 道德风险 风险点 农信社 信贷资金管理 风险结构 农村信用社 经营风险 
当前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3
《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第3期39-39,共1页李旭光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偏高,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相悖,加大了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成本和广大农民的经营成本,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利率定价机制 贷款 农信社 农村信用社 “三农”政策 农村经济发展 经营成本 发展成本 
对农信社贷款分类选择的见解
《吉林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59-60,共2页魏云良 
2003年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通过不良贷款置换,资产质量有所提升,信贷资产管理已由四级分类转换为五级分类。但实际工作中,五级分类方式还存在很多不适用性,需要选择运用。
关键词:贷款分类 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信社 见解 信贷资产管理 不良贷款 资产质量 五级分类 
对农信社贷款分类选择的见解
《吉林金融研究》2008年第9期55-56,共2页魏云良 
2003年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通过不良贷款置换,资产质量有所提升,信贷资产管理已由四级分类转换为五级分类。但实际工作中,五级分类方式还存在很多不适用性,需要选择运用。
关键词:贷款分类 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信社 见解 信贷资产管理 不良贷款 资产质量 五级分类 
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吉林金融研究》2006年第12期50-51,共2页司少纯 杨国庆 
近日,我们对辖内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在利率浮动、定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关键词:利率定价机制 贷款利率 农信社 农村信用社 执行情况 利率浮动 
提高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能力的思考
《吉林金融研究》2006年第5期11-12,共2页王友健 
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并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没步伐。
关键词:贷款利率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信社 能力 定价 “三农”工作 农村全面小康 新农村建设 重中之重 国务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