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生产率

作品数:1477被引量:2491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许经勇高帆李秀彬陈文科叶兴庆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经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业份额下降与农业发展
《经济研究》1988年第11期73-78,共6页贾生华 
农业份额是指农业部门的投入与产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份额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份额下降动因和机制的变化,揭示农业份额下降与农业发展的基本关系,初步探讨中国的农业份额变动与农业...
关键词:农业发展速度 英国农业 农业劳动生产率 份额 非农产业发展 市场机制 工业化进程 农产品价格 下降 农产品需求 
试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中的条件被引量:4
《经济研究》1988年第3期72-77,共6页米有录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要比较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中创造相应的条件。总体条件:国民经济的成长农业劳动和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是伴随国民经济工业化、现代化、商品化进程出现的,...
关键词:非农产业 农业劳动力转移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发展 比较劳动生产率 国民收入分配 经济成长 农业劳动生产率 有机构成 宏观运行 
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行为特征被引量:3
《经济研究》1988年第2期66-70,共5页侯晓虹 刘永义 刘云 王建林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准确地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是正确认识这次转移并引导其深化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在河南省7个不同类型的县作了一次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非农产业 行为特征 转移过程 转移农民 乡镇企业 双重身份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力 相关分析 
农业的商品化与农业的机械化被引量:1
《经济研究》1987年第5期60-65,共6页章琳 徐柏园 
若干年来,农业机械化问题在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过去人们较多地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探讨农业机械化的得失,而对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商品化的关系则很少有人做出较有说服力的阐述。目前,从农业商品化这一前提出发,如何确定我国农...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农业商品化 农业现代化 农业工程 客观要求 农机产品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机化 种植业 农业生产 
也谈农业土地经营的集中与对策——与李建德同志商榷被引量:2
《经济研究》1986年第11期73-76,共4页郭正模 
农业上地经营的集中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要取得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读了《经济研究》1986年第4期李建德同志的《农业土地经营的集中与对策》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后。
关键词:土地集中 土地经营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规模经济 农业劳动力转移 对策 经营者 城市化道路 乡镇企业 现实问题 
论价格体系变动规律被引量:2
《经济研究》1985年第5期24-29,36,共7页胡昌暖 
党中央把价格体系的改革看成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充分表明了改革价格的必要性、紧迫性。本文从分析价格体系变动规律入手,来考察现行价格体系不合理的状况,说明造成价格体系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并论述改革价格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价格体系 变动规律 国民经济各部门 农业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格 自然条件 技术条件 农产品收购价格 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农产品价格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与方原同志商榷
《经济研究》1984年第6期64-67,共4页陈华东 
方原同志在《试论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经验》(见《经济研究》1984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衡量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标准是产品的数量,并由此认为我国农业并不落后。由于这个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一个原则问题,有必要...
关键词:农业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水平 精耕细作 劳动生产力 传统农业 粮食产量 农业劳动力 农业生产水平 马克思 粮食总产量 
我国须以本国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
《经济研究》1983年第12期4-5,共2页马宾 
毛泽东同志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国的国民经济,不是以本国的农业为基础,就是以外国的农业为基础。象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只能以本国农业为基础。目前我国人口10亿,本世纪末计划控制在12亿。目前人均占有粮食650斤,今...
关键词:国民经济 农业劳动生产率 毛泽东同志 进口粮食 食物构成 计划控制 生产发展 基础 轻工业 本国 
以农业为基础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经济研究》1983年第12期5-5,共1页徐淑娟 
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一原理的运用和具体化,是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不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实践经验 农业发展 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 论十大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农业劳动生产率 国民经济基础 毛泽东同志 经济建设 
把劲头用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上
《经济研究》1982年第12期8-10,共3页张曙光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举行会议,座谈学习十二大报告,特别是其中第二部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的体会。发言的同志一致拥护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
关键词:提高经济效益 工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 翻两番 经济效果 年平均增长率 工农业总产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八十年代 农业劳动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