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斑

作品数:57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亦武廖志钢王晔竞花兰张海宁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江苏省公安厅更多>>
相关期刊:《实用医技杂志》《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山东化工》《法医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刑事技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金属物体高温熔融形态特征检验被引量:2
《刑事技术》2019年第5期410-415,共6页陈进 刘玲利 权养科 张前上 王学虎 
金属等固态物质在高温下可发生熔融。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会形成球形、近似球形的颗粒,或者在较大的金属物体的表面形成融化状痕迹。在法庭科学领域,由于爆炸、纵火、电击、枪击等类案件中一般都会出现局部或一定范...
关键词:法庭科学 形态特征 高温 球形颗粒 射击残留物 电流斑 焊渣 砂轮切割屑 
一例水中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被引量:1
《刑事技术》2005年第4期54-55,共2页崔永山 胡家伟 李多依 马章楠 
关键词:电流斑 电流强度 皮肤电阻 法医学鉴定 电击  电流 
触电部位发现“电珍珠” 1例被引量:1
《刑事技术》1997年第2期48-48,共1页史晓骞 史天恩 
电击死在意外事故、自杀、他杀等案件中较为常见。人体皮肤电流斑是鉴别电击伤亡的重要依据。本文在触电部位发现“电珍珠”,为电击死的判断提供不可置疑的依据(附案例)。 1 案例 伊春铁路机务段内管路大修施工,工地为防止行人通过,...
关键词:电击死 电流斑 黑龙江省伊春市 铁路机务段 现场勘查 电流导体 心脏病发作 透明胶纸 禁止通过 意外事故 
电子探针技术在物证检验中的应用被引量:2
《刑事技术》1987年第3期36-37,共2页卢培标 
本文介绍将电子探针技术用于皮肤电流斑、油漆、导线、字迹墨水等物证检验的实用案例。实践证明,电子探针是微量物证检验的较理想的检测仪器。
关键词:物证检验 电子探针 微量物证 电流斑 检测仪器 检材 痕迹特征 实践证明 同一认定 现场勘查 
应用电子探针检查人体皮肤电流斑一例
《刑事技术》1985年第6期16-17,共2页梁赏猷 祝家镇 林毓川 
诊断电死的直接依据是在尸体上找到电流斑,但是由于电流斑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时用肉眼观察或用组织学方法难于完全肯定。特别是电死后经伪装或腐败了的尸体,要从形态学方面诊断电死更为困难。因此。
关键词:电流斑 组织学方法 探针检查 检材 巨人观 皮损部位 射线能 正常皮肤组织 凶杀案件 男尸 
对6例两极间距接近触电案的分析
《刑事技术》1984年第2期17-18,共2页王益人 陈胜泉 
近年来我们曾遇到6例导电体两极间距靠近的电击案件,报导分析如下:一、案例资料1.1972年1月16日,无锡吴××自杀,两手先后握电灯灯头接触两铜脚未死,后自缢死。检见两手掌侧有两两成对分布的类圆形电流斑,大小约O.5—0.7cm^2。
关键词:电流斑 极间距 导电体 指掌侧 右手拇指 右肘部 自杀死亡 击均 铜芯 作用时间 
对两例无电流斑触电案的分析被引量:1
《刑事技术》1981年第3期11-12,共2页王益人 陈胜泉 
我们曾遇到两例尸体上无电流斑的电死案,对其原因作如下的分析,以便共同探讨。案例一:一九七四年八月六日凌晨,梅园公社社员周××(男、26岁),驾手扶拖拉机在水深近膝的水田内操作。因光线不好,将拖拉机撞在电线杆的攀线上,周××即刻...
关键词:电流斑 尸体检验 皮肤金属化 暗紫红色 睑结膜充血 瞳孔等大 四年 罩壳 导热体 表皮剥脱 
罕见的自杀电烧伤案例被引量:1
《刑事技术》1979年第1期26-28,共3页何志美 
死者韩××,男,46岁,1978.1.31用电灯灯头接线桂自杀电死。检验所兄:尸体呈一般窒息象征,尸僵全有,尸斑明显,呈暗紫红色。颈部右耳下方3厘米处有8.0×3.5cm的烧伤;甲状软骨右侧有3×0.2cm的横行烧伤;胸部剑突上方有一大片烧伤,
关键词:暗紫红色 电烧伤 电流斑 人体电阻 烧伤面积 表皮剥脱 电流量 皮革样 血管网 熔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