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肥模式

作品数:37被引量:33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利民林新坚黄东风李卫华邱珊莲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水土保持通报》《生态环境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培肥模式对古老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年第18期9-20,共12页肖梦娜 罗义菊 蓝增全 陶燕蓝 王德新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002AA100007);科技开发服务项目(09963/6321A6)。
目的研究不同培肥模式对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初步筛选出适合古老茶园种植的培肥模式。方法以云南省临沧市勐库大雪山古老茶园为试验地,通过配施农家肥+茶树专用肥和间作绿肥,测定春、秋季的茶叶特定成分,对春、秋茶进行感官审评并对两...
关键词:古老茶园 培肥模式 茶叶品质 
排土场不同培肥模式团聚体有机碳的累积效应
《水土保持通报》2024年第3期307-316,共10页王桂林 李明超 毕银丽 胡耀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煤矿区微生物复垦后枯落物分解及其有机碳积累机制”(5197432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330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一期项目(2022-YRUC-01-0304)。
[目的]研究不同培肥模式对沙棘林下的植被多样性,土壤团聚体的发育、稳定性及有机碳库恢复的影响,为矿区露天矿植被重建,土壤质量改善及团聚体碳库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矿内排土场沙棘示范基地,通过调查植被种群并...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 排土场 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 生态修复 
不同培肥模式对辽西北沙化草地土壤改良与植被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张秀颖 蔡江平 王聪 江志阳 李慧 王正文 姜勇 张玉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165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6020104);辽宁省重大专项(2020JH1/10300006)资助。
培肥是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之一。本研究以辽西北沙化草地为对象,设置施用无机肥(氮磷钾肥)、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有机肥+生物有机基质(γ-聚谷氨酸)配施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分析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及...
关键词:沙化草地 有机肥 聚谷氨酸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不同培肥模式下腐殖酸对二氯喹啉酸光降解的影响被引量:1
《应用生态学报》2023年第8期2178-2184,共7页沈蝶 代静玉 季跃飞 
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BE2019386)资助。
腐殖酸作为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特异性有机质,其性质显著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趋。本研究探究了在水稻轮作系统中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模式对土壤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光谱性质、光化学活性以及光敏化二氯喹啉酸(QNC)效能的...
关键词:培肥模式 腐殖酸 二氯喹啉酸 光降解 
不同培肥模式对陕南地区幼龄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5
《茶叶通讯》2022年第3期310-316,共7页花东文 李娟 李劲彬 
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9-JC08)。
针对陕南丘陵山区幼龄茶园水土流失、养分失衡、产量低等问题,本试验以商南县安沟村茶园为对象,设置2种施肥处理和3种覆盖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现行的纯化肥无覆盖农户模式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培肥模式下的茶园土壤理化...
关键词:幼龄茶园 培肥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陕南 
玉林市玉州区“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循环培肥模式应用探讨
《南方农业》2022年第15期121-124,共4页黎霞 
秸秆处理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秸秆进行有效利用和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区探索出诸多“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循环培肥模式,有效改善了秸秆的处理效果。探讨“...
关键词:晚稻 秸秆还田 绿肥种植 循环培肥模式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 
酸化耕地土壤普查及改良培肥模式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年第3期162-163,共2页王洪杰 王志典 路明明 张丽娟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农业和经济最重要的资源。退化耕地的改良治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推广酸化土壤改良技术能促进国家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壤 酸化耕地普查 改良培肥 
不同培肥模式对灵武长枣种植园土壤特性和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新疆农业科学》2021年第12期2282-2299,共18页陆亚楠 高露 杨勇 万仲武 宋丽华 
宁夏大学西部一流大学重大创新项目(ZKZD2017008)。
【目的】研究灵武长枣优质高效的培肥措施,提高果实品质和果实产量。【方法】采用行间生草与树盘覆盖交叉处理,生草草种选用白三叶和黑麦草,树盘处理采用覆盖园艺地布、覆盖稻草、清耕3种模式,以全园清耕为对照,测定枣园果实性状及其产...
关键词:灵武长枣 土壤培肥 土壤特性 果实性状 产量 
基于正交设计的玉米有机无机培肥模式优化研究被引量:2
《作物杂志》2021年第1期168-174,共7页刘艳 宫亮 邢月华 包红静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702;2018YFD0300303)。
为优选有机无机培肥模式,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秸秆的施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有极显著影响,而无机化肥用量对其影响不显著;秸秆和施氮...
关键词:正交设计 有机培肥 玉米 产量 
辰溪县耕地不同培肥模式试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0年第10期00109-00111,共3页张昌文 
通过开展不同培肥模式试验,验证不同培肥模式的培肥效果,以选择适宜辰溪县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最佳培肥模式。结果表明,最佳培肥模式为处理4常规施肥+秸秆还田+肥田作物还田(绿肥),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增长幅度最大;处理...
关键词:地力 培肥模式 中稻 辰溪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