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切除

作品数:471被引量:97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奕姜洪池蔡秀军牟一平刘珍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郑州大学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年度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功能亢进病理性脾脏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24年第3期345-351,共7页郑奕菲 侯化南 戚士芹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常见于门静脉高压症、血液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对免疫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在治疗脾亢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考虑是否进行脾脏切除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保脾观点强调脾脏切除可能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增加患者感染和肝肿瘤...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 免疫功能 全脾切除 脾动脉栓塞 
腹腔镜胰后入路脾脏切除术1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3年第11期674-676,共3页沙洪存 郝龙 戴珍珍 洪晓明 尹杰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引导专项(2023XY15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后入路脾脏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共开展10例腹腔镜胰后入路脾脏切除术,其中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5例,脾梗死伴脓肿形成1例,毛细胞白血病1例...
关键词:脾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胰腺后入路 脾功能亢进 脾梗死 脾脏肿瘤 
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出血3例被引量:1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3年第9期754-756,共3页李小凤 王兴华 
20世纪90年代来微创外科快速发展,尤其在近十年,超声刀凭借操作方便、止血效果好、灼伤范围小的优点,使微创外科的手术范围进一步扩大。自1991年Delaitre等[1]成功实施首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来,LS在脾脏...
关键词:腹腔镜 脾脏切除 术后出血 介入 
环血管法根治性上翻式胰脾切除术被引量:2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23年第2期65-69,共5页刘荣 尹注增 
胰体尾癌占胰腺癌患者的20%~30%,与胰头癌相比,胰体尾癌起病更加隐匿,预后相对较差。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治愈机会和长期生存的有效方法[1]。自1913年Mayo概述了远端胰腺切除术技术方法以来,远端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dist...
关键词:脾切除术 胰体尾癌 淋巴结清扫 脾脏切除术 胰腺癌患者 胰头癌 局部复发率 长期生存 
吲哚菁绿试验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脾脏切除术的风险评估
《医药论坛杂志》2023年第3期5-8,共4页沈曦温 杨鹏生 孟冬冬 段希斌 梁占强 宋黎明 李兴民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试验在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行脾切断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郑州市中心医院43例行吲哚菁绿试验并行脾切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吲...
关键词:脉高压症 脾脏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吲哚菁绿试验 CHILD-PUGH分级 
程序化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被引量:4
《腹腔镜外科杂志》2022年第12期903-907,共5页李中策 卞剑 孟立祥 戚士芹 
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67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脾脏切除采用手术步骤程序化、操作精准的单孔腹腔镜技术。6...
关键词:球形红细胞增多 遗传性 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单孔 儿童 
脾动脉栓塞治疗急诊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浙江创伤外科》2022年第4期706-707,共2页董克周 张江北 
目的 探讨脾动脉栓塞在稳定性脾破裂出血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了本院自2017年01月至2021年1月诊断为脾脏破裂并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的32名患者的病例。主要观察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再次出血率、次要指标为术...
关键词:脾脏破裂 脾动脉栓塞术 脾脏切除术 
脾动脉栓塞术在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中国当代医药》2022年第17期81-84,共4页孙朝兵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术在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20例)和介入组(20例)。手术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介入组患者行...
关键词:创伤性脾破裂 脾脏切除术 脾动脉介入栓塞 应用效果 免疫功能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底异位脾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中国乡村医药》2022年第6期49-50,共2页葛淑琼 辛汉龙 骆定海 毛鑫礼 叶丽萍 
胃内异位脾临床较少见,患者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造成误诊。我院收治胃底异位脾患者2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性,45岁,因“上腹部胀满7月余,发现胃底隆起性病变6个月”于2020年3月23日入院。患者就诊前10余年因外伤行脾脏...
关键词:脾脏切除术 胃底 异位脾 病例资料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临床症状 患者就诊 术后恢复 
保留脾脏功能的腹腔镜胰体尾手术—Kimura法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腹腔镜外科杂志》2022年第3期165-170,共6页王颖 李峰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0MH231)。
随着对脏器功能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渐认识到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担负着重要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1-2]。同时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造血功能(凝血因子Ⅷ),因此,联合无辜脾脏切除的胰腺手术会增加近远期并发症,包括脾切除术后凶险...
关键词:低度恶性肿瘤 脾脏切除 胰腺手术 高凝状态 胰体尾 造血功能 凝血因子Ⅷ 血栓形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