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火箭

作品数:56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俊文万黎韦峰史东波王连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卫星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铺路石”王希季
《中国新时代》2022年第12期54-59,共6页聂容止 
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高空试验火箭、“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核试验取样火箭、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这些中国航天亮眼的成就背后,都有王希季弹精竭虑的身影。中国18种探空火箭中,有12种是王希季担...
关键词:王希季 高空试验 神舟飞船 探空火箭 生物火箭 气象火箭 返回式卫星 中国航天 
王希季 让中国的星辰闪耀太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年第6期F0003-F0004,共2页
王希季是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他提出了我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
关键词:东方红一号 王希季 高空试验 液体火箭 返回式卫星 生物火箭 气象火箭 人造卫星 
王希季 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科学大观园》2019年第9期43-43,共1页央视网 共产党员网(图) 
l970年4月24日,当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点火升空。当伴随“长征一号”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被送入太空时,王希季,这位火箭设计者的心却紧张得怦怦直跳。当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时,王希季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关键词:总设计师 返回式卫星 气象火箭 王希季 
回首卫星研制历程 展望光学遥感新前景——王希季院士访谈录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7年第5期1-2,共2页
说起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人们总会提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王希季院士。王院士是我国空间技术与返回技术专家;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了中国第一...
关键词:王希季 光学遥感 探空火箭 气象火箭 东方红一号 生物火箭 机电研究所 高空试验 返回技术 卫星研制 
印度的“一箭十星”
《铁军》2008年第9期39-40,共2页曹龙 
2008年4月28日,印度当地时间9时20分,位于印度南部的斯里赫里戈达航天发射场基地,一枚携带10颗卫星的PSLV-C9极地卫星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火箭呼啸着向上升腾,在晴朗的天空中留下一道浓浓的橘黄色和白色相交的烟雾。
关键词:运载火箭 印度 卫星分离 研究组织 火箭发射 航天发射场 气象火箭 自行研制 空间 实验卫星 
赵九章与中国的航天事业
《江苏科技信息》2003年第11期20-20,共1页陈金梁 
近期中央电视台在回顾我国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到成功进行载人航天科学历程的一个短片中,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的肖像两次展现在荧幕上。在举国欢腾,热烈庆祝我国成功发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取得圆满成功的时刻,我们深深的怀念曾经披荆斩棘...
关键词:中国 航天事业 赵九章 气象火箭 运载工具 人造卫星 空间物理学家 
赵九章:壮士不还 寒风萧萧
《民主与科学》2001年第6期34-38,共5页柏万良 
著名科学家赵九章(1907-1968年),曾任九三学社第三届至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他为中国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赵九章同志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至死。本刊特刊载此文,以缅怀这位九三学社的前辈。
关键词:赵九章 所长 领导人员 气象火箭 中科院 中国科学院 东方红一号 空间探测器 人造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防科委 
印度欲揽“九天月”
《环球军事》2001年第9期29-29,共1页聂宏毅 王跃进 
4月18日,印度在南部安得拉邦的斯里哈里克塔航天基地,成功地将一枚GSLV—D1型“对地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把一颗重达1540公斤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对地同步轨道。印度媒体普遍认为,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印度航天工业的一个重大飞...
关键词:印度 卫星运载火箭 空间研究委员会 月计划 对地同步轨道 遥感卫星 卫星发射市场 通信卫星 气象火箭 国产卫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