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至病所

作品数:140被引量:78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赵泉林李永光张文娟许荣正王美萍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省台州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针灸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基于《黄帝内经》“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探析赤凤迎源针法的操作步骤及作用特点被引量:2
《上海针灸杂志》2023年第7期770-773,共4页蔡鹤云 徐彦龙 
赤凤迎源,中国古代针刺手法之一,先从赤凤迎源针法的源流说起,再参考古往今来较具代表性医家的研究及阐释,然后以《黄帝内经》中的经典理论“近气不失,远气乃来”为依托和突破口,发现赤凤迎源针法的整体操作和作用过程与该理论充分契合...
关键词:赤凤迎源 《黄帝内经》 飞经走气 针刺手法 气至病所 
浮针疗法与针至病所理论之关系被引量:10
《上海针灸杂志》2009年第6期365-366,共2页许荣正 王美萍 
符仲华老师的浮针疗法的提出与应用,是对传统针灸疗法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它具有操作便利,镇痛效果确切等优点;临床上以骨伤及软组织疼痛为主病,以消除局部阳性压痛点(MTYP)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关键词:针灸疗法 浮针 气至病所 
针灸治病的双向多向调节和气至病所的机理初探被引量:2
《上海针灸杂志》1997年第S1期76-76,共1页高震 
针灸治病有‘双向多向调节’和‘气至病所’的作用。如天枢穴可治泄泻,但也可治便秘。针剌可引起膀胱收缩,治疗尿闭症,也能使膀胱舒张治疗遗尿症。针灸也能使血糖上升或降低。
关键词:气至病所 针灸 双向调节 遗尿症 多向 天枢穴 足三里 治病 机理初探 治疗 
芒针深刺秩边穴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上海针灸杂志》1996年第S1期349-350,共2页杨兆钢 纪来喜 
秩边穴为临床要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传统针法为直刺2.5~3寸,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等疾患。多年来,我们以芒针深刺秩边穴,从进针位置,角度,方向,深度,手法等方面进行了革新并探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部分...
关键词:秩边穴 临床应用 芒针 深刺 泌尿生殖系统 气至病所 消化系统 会阴部 针刺方法 前列腺 
太冲穴的临床运用
《上海针灸杂志》1996年第S1期374-375,共2页翁良波 
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俞土穴,阴经以俞代原,又为足厥阴经的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原穴为脏腑真气输注之所,因此太冲穴不但能治疗所属脏腑的疾患,还治疗本经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疾患。现...
关键词:太冲穴 临床运用 阳陵泉 经脉循行路线 足三里 厥阴经 临床体会 原穴 足厥阴肝经 气至病所 
“双手进针,同步行气法”的临床运用
《上海针灸杂志》1996年第S1期366-367,共2页张红星 
“双手进针,同步行气法”是继承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已退休的名老针灸中医欧阳伟副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笔者1989年起,侍诊于欧阳伟老先生,用此法于临床,多获良效,现介绍如下。所谓“双手进针,同步行气法”指左右两手各持1针,同时进针...
关键词:行气法 进针 同步 捻转 临床经验 针刺手法 气至病所 眩晕 湖北中医学院 补虚泻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