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范

作品数:337被引量:27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童心张宏明张文芳李学勤黄娟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收藏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说“半两权钱”
《收藏》2017年第8期78-79,共2页王泰初 易光安 
“半两权钱”的名谓无从查考,是近年来钱币收藏界对一些厚重型半两钱超重因由的一种释解。究其是否妥当,笔者认为不无道理,但又不完全苟同。根据30多年涉足钱币收藏,尤其是对半两钱的收藏研究认为,半两权钱的提法是有所针对的,但不是所...
关键词:钱币收藏 权钱 铸钱 钱范 秦惠文王 钱文 国家货币 钱背 标准品 监督管理机构 
西汉五铢钱范与铸钱工艺
《收藏》2015年第5期96-97,共2页王泰初 
对于钱范铸钱工艺所需祖钱范模,是先刻制成阳文还是阴文,许多泉友看法不一。有认为西汉五铢钱祖范钱模文字是先刻制成阳文,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误。从所见实物上判断,祖范上的钱模文字均是刻成阴文。因阴文雕刻容易成型。
关键词:铸钱工艺 五铢钱 钱范 西汉 刻制 文字 
王莽“大泉五十”铜钱范被引量:1
《收藏》2015年第4期66-66,共1页周曼 
1985年河南三门峡市废品回收公司收购废品时发现一件王莽“大泉五十”铜钱范,以38元废铜价买回并交文管会收藏。2000年移交三门峡市博物馆收藏。
关键词:大泉五十 铜价 钱范 王莽 废品回收 三门峡市 公司收购 博物馆 
王莽栔刀五百钱范及刀币收藏
《收藏》2014年第8期94-95,共2页王泰初 
王莽在执政称"摄皇帝"的第二年(公元7年)进行了第一次币制改革,铸行以五为基数的序列货币,其中铸造的栔(qi)刀五百与一刀平五千造型奇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树一帜。正因如此,王莽刀币成为最受当今钱币收藏者青睐的钱币之一。
关键词:收藏者 王莽 刀币 钱范 币制改革 钱币 
从“大泉五十”铜钱范看王莽币制改革被引量:1
《收藏》2013年第9期102-102,共1页贺祥 
在甘肃民间第二届“丝路聚珍”文玩集萃交流展会上,一件铲形青铜器引来众多收藏爱好者驻足观赏。其实它是古代的铸钱模具——铜钱范。这是一件面范,上面的钱文为“大泉五十”,表明它是王莽摄政时期第一次货币改革的产物。
关键词:大泉五十 青铜器 币制改革 王莽 钱范 收藏爱好者 货币改革 钱文 
漫话“永隆通宝”钱范
《收藏》2012年第2期104-105,共2页潘用福 
五代十国时期闽王曦永隆四年(942年)8月始铸"永隆通宝"大铁钱。该钱采用一钱一范一次性浇铸法,钱范是用木制模具压印而成。这些当年被遗弃于铸地的钱范,至今字迹仍清晰可辨,弥足珍贵(图1、图2)。发掘2002年4月初,经国家文物局批...
关键词:钱范 漫话 五代十国时期 国家文物局 一次性 博物院 福建省 铁钱 
陕西出土钱范研究
《收藏》2010年第10期116-119,共4页赵晓明 
中国是最早实行金属铸币的国家之一,现有的考古资料证实,至迟在春秋中晚期已开始正式铸造钱币,铸钱工艺远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即日趋成熟,先秦时已有范铸,采用“分流直铸”法,
关键词:钱范 出土 陕西 金属铸币 考古资料 秦汉时期 铸钱工艺 钱币 
珍贵的馆藏汉代铜钱范
《收藏》2010年第10期120-122,共3页高次若 
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常见的有陶范、石范、铜范,也有铁范和铅范。秦汉是中国钱币铸造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秦汉时期的钱范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货币流通、币制改革及铸钱工艺等诸多问题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钱范 汉代 馆藏  铸造工艺 秦汉时期 金属货币 鼎盛时期 
岐山县博物馆藏钱范
《收藏》2009年第6期126-127,共2页王文耀 
铸钱用的范有陶范、石范和金属范三种,最早出现的是陶范,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石范和铜范铸钱。钱币的铸造,最初使用的是泥范铸法,它要经过制模、塑纹、翻范、制芯、干燥、烩烧、组装糊泥、浇铸出范、修整、打磨等一系列工序。
关键词:钱范 岐山县 馆藏 铸造方法 战国时期 铸钱 一次性 石范 
古代钱范杂谈
《收藏》2001年第3期41-42,共2页党顺民 
钱币收藏研究,在我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但对铸造钱币用的钱范收藏研究,却是由清康熙年间朱彝尊发现认定,至今不过二百多年的历史。时间虽短,其发展速度很快,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关键词:古钱范 钱币收藏 叠形范 市场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