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

作品数:1023被引量:54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小惠刘贵福李可亭魏继洲余连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西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读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思潮的摆渡人
《读书》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孙郁 
钱玄同去世半个多世纪后,他的文集才得以出版,那已经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了,记得我曾帮编者请张中行先生为文集写过序言,那是篇很好的文章,文字有着古朴之气。张中行是钱玄同的学生,自然了解前辈一些细节,所涉旧事也是清楚的。近百年的...
关键词:钱玄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张中行 复古思潮 激进主义 新思潮 文集 学术思想 
“空折梅花寄所思”
《读书》2017年第10期37-41,共5页刘跃进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刘半农、胡适、周作人、鲁迅对梅兰芳颇多微词。一九二九年,《文学周报》第八卷刊发《梅兰芳专号》,西源(郑振铎)发表《打倒旦角的代表人物梅兰芳》一文。可见,梅兰芳是作为旧文化的代表被文化新锐所排...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梅花 《文学周报》 梅兰芳 代表人物 刘半农 旧文化 钱玄同 
也谈钱玄同的晚节
《读书》2015年第4期167-172,共6页陈福康 
钱玄同先生的日记,早在十几年前就出版了影印本。我当然深知这部日记的重要价值,但当时略为翻了一下之后,一直鼓不起勇气去细看。因为它的字实在太难辨认了!钱玄同的日记从青年写到老年,只是写给自己看的,并没考虑让后人来对它研究,因...
关键词:钱玄同 郑所南 姚士粦 郑思肖 叔祥 真伪问题 整理本 金兆蕃 杨先 杲堂 
再说钱玄同的“晚节”
《读书》2015年第2期30-39,共10页袁一丹 
一、周作人第二?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在选择蛰居北平的文人学者中,钱玄同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与他的老朋友周作人相比,钱氏虽也有留日背景,但始终没有成为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直至一九三九年初,其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关于北平沦...
关键词:钱玄同 不良于行 师范大学教授 沦陷时期 突发脑溢血 文人学者 刘师培 身份背景 孔德 谢村 
音乐与史学
《读书》2003年第6期37-43,共7页罗厚立 
有几年音乐术语“变奏”一词似较流行,且常见于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论著的标题。其实音乐中的“变奏(variations)”乃是针对主题(theme)而言,故若讨论时代主题而仅以“变奏”出之,则其言外之意或谓该时代是个“无主题”或“主题隐晦...
关键词:“变奏” 音乐术语 历史渊源 经世思想 行为科学 “冲击一回应”模式 钱玄同 《最新中学历史教科书》经世史学 台北麦田出版社 “历史与文化丛书” 刘师培 魏源 夏曾佑 《最新中学历史教科书》 
兼而得之?
《读书》2002年第12期145-149,共5页孙郁 
关键词:京派 刘半农 文人 钱玄同 自由 自然 人生 胃口 知晓 原因 
读书有味聊忘老
《读书》1994年第12期65-69,共5页谢兴尧 
知识分子离不开图书杂志,是书刊的主人,书刊是知识分子的资本,帮助他建功立业,互为之用,相辅相成。日积月累,数量增多,经常翻阅,难免损坏,久而久之,线装书开线,平装书脱皮。每架之上,新旧杂陈,长短不齐,五尺之楼,别无长物,环顾周围,只...
关键词:破烂王 《文史通义》 大专院校教师 钱玄同 历史文物 广论语骈枝 中国史书 胡适之 中国佛教史 医缓 
寿多则辱?
《读书》1993年第10期13-17,共5页唐振常 
章太炎写过一篇著名的《谢本师》,表示与老师俞樾绝。后来周作人写了《“谢本师”》,表示与老师章太炎绝。及至抗日战起,周作人滞留北平不出,继之落水,周的一个学生(不忆为谁,是否沈启无抑或林庚?)又写了一篇谢本师的文章,表示与老师周...
关键词:谢本师 论章太炎 林庚 排满 《民报》 张作霖 知堂回想录 钱玄同 在辛 一九 
遥想“文学革命”
《读书》1992年第1期152-154,共3页李庆西 
文学史家多将一九一七年定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许多教科书上都持这一说法。为什么认准这一年呢?其实不见得有很充分的理由。文学上讲一个时代到来,应是有划时代的作品为标志。事实上,这一年并未出现什么耀眼的作品。新文学运动最初的...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 现代文学 《狂人日记》 文学史家 刘半农 现代白话文 钱玄同 广陵潮 九尾龟 一九 
“温故知新”被引量:1
《读书》1991年第5期151-151,共1页张放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自号积微翁,一生博闻强识,剔抉爬梳,每发新见胜义。钱玄同谓其治学语必有征,讲求实事。杨氏曾撰《温故知新说》文,谈其治学心得,以为“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其病也庸,不温故而知新者,其病也妄。”又谓学者既须强识...
关键词:语言文字学家 学语 有征 钱玄同 杨树达 召南 胜义 黄侃 暗指 识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