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栽培

作品数:415被引量:132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均林贤青朱德峰郑家国徐富贤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强化栽培条件下氮肥施用技术探讨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5期954-954,962,共2页林华 吴春赞 张剑 刘家明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项目(N2003A02)
在强化栽培条件下,氮肥施用技术对产量影响较大。减少基肥和分蘖肥的氮肥用量,可有效减少无效分蘖,控制群体过大;增加穗肥的氮肥用量,能提高成穗率,攻取大穗,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强化栽培 施氮技术 探讨 
水稻强化栽培增产机理及其关键技术被引量:10
《杂交水稻》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林华 吴春赞 陈爱柳 丁育云 廖传双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项目(N2003A002)
2003—2004年在温州市开展了水稻强化栽培多点试验示范,强化栽培平均比常规栽培增产10.8%。早发优势明显、植株生长强健、每穗粒数多是强化栽培增产的基础。据此提出了强化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水稻强化栽培(SRI) 增产机理 栽培技术 
水稻强化栽培适宜密度探讨被引量:14
《垦殖与稻作》2006年第1期29-31,共3页吴春赞 林华 赖联赛 林辉 
浙江省温州市2003年度科技项目
进行水稻强化栽培不同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稀植有利于水稻个体生长优势的发挥。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少,单株分蘖数、成穗率提高,单穗总粒数增加,纹枯病减轻。不同栽植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单产有明显的影响,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实...
关键词:水稻强化栽培 栽植密度 产量 
水稻强化栽培适宜栽植密度探讨被引量:18
《浙江农业科学》2005年第5期395-396,共2页吴春赞 林华 赖联赛 林辉 
浙江省温州市2003年度科技项目(N2003A002)
2003年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栽培条件下水稻稀植有利于个体生长优势的发挥。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少,单株分蘖数、成穗率提高,每穗粒数增加,纹枯病减轻。不同栽植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单产有明显的影响,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实现高产。产量...
关键词:水稻 强化栽培 栽植密度 产量 
水稻强化栽培施肥技术探讨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第8期1369-1369,1371,共2页廖传双 林华 张剑 
温州市2003年科技项目(N2003A2002)。
在水稻强化栽培(SRI)条件下,通过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构成水稻的产量,主要是来自于无机氮肥的作用,适量搭配有机氮肥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强抗倒性,达到个体与群体合理协调生长。
关键词:水稻 强化栽培 施肥技术 探讨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SRI)在单季晚稻上应用效果被引量:4
《作物杂志》2005年第1期36-37,共2页林华 吴树业 吴春赞 李秀棋 廖传双 陈爱柳 
浙江省温州市2003年度科技项目;编号为N2003A002
 2003年,在瑞安马屿、平阳萧江等4个乡镇进行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SRI)的试验示范,对产量、经济效益、单株分蘖优势、稻苗抗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SRI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强化栽培技术 SRI 水稻 单季晚稻 应用效果 单株 稻苗 经济效益 优势 乡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