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栽培

作品数:415被引量:132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均林贤青朱德峰郑家国徐富贤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农业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安康稻区的应用前景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0期95-96,共2页石磊 
介绍安康稻区水稻生产概况以及影响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总结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特征,提出SRI在安康稻区应用的前景、关键技术、可行性等。
关键词:水稻 强化栽培 可持续发展 应用前景 陕西安康 
超级杂交稻高产强化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期75-76,共2页刘环美 王坚 石泉高 刘颖珊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的生育特点,总结其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包括秧苗培育、抛栽、田间管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其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 强化 高产 栽培技术 广东兴宁 
超级稻天优998强化栽培试验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23期16-16,20,共2页陈国雄 
超级稻天优998强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栽培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6%~21%,插植规格25cm×25cm较30cm×30cm有效穗多且较易获得高产,晚造种植较早造种植增产幅度大。
关键词:超级稻 天优998 强化栽培 产量 经济性状 
强化栽培对水稻新品种黄华占生育进程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7期12-12,14,共2页韦慧 梁庆平 
对强化栽培(SRI)与常规栽培(CK)下黄华占生育期、产量及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栽培(SRI)模式进行移栽的水稻返青早、生长快,进入生育期早、成熟早,而且采用强化栽培,平均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75.84%,平均总穗数则高出73.93%,有效...
关键词:强化栽培体系(SRI) 水稻 黄华占 生育进程 农艺性状 影响 
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应用试验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4期152-152,共1页华阿清 王宏光 章庆辉 
进行了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强化栽培、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始穗期、齐穗期较翻耕提前2d;采取免耕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1.47%~13.42%。
关键词:单季杂交晚稻 免耕强化栽培 翻耕强化栽培 翻耕常规栽培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试验研究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1期173-173,178,共2页李邦荣 
试验从育秧方式和栽插方式进行的部分强化栽培模式研究发现,川香优907采用强化栽培技术能增产3%~5%。粗略地估计,如果采用全方位的强化栽培模式,会进一步增加产量。
关键词:水稻 高产 强化栽培 
单季稻强化栽培技术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1期213-214,共2页傅跃进 柳红芳 胡选祥 
阐述单季稻强化栽培的好处,并介绍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品种选择、育秧、大田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内容,从而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单季稻 强化栽培 好处 技术措施 
杂交晚粳强化栽培品种对比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4期116-116,118,共2页张春妹 
通过杂交晚粳强化栽培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的杂交晚粳嘉优1号、富优1号、常优1号在穗型、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等方面都比常规晚粳嘉花1号要高,而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结实率上则要少;这3个品种都表现出分蘖强、穗数较多...
关键词:杂交晚粳 强化栽培 品种对比 
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总结被引量:5
《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9期108-108,110,共2页吴明 
通过单季晚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强化栽培技术增产潜力巨大;推广强化栽培技术应有所取舍;实行强化栽培要把握好主要技术环节;实行强化栽培需相应调整肥料运筹,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强化栽培的...
关键词:水稻 强化栽培 常规栽培 对比试验 
浙北地区单季杂交晚粳稻强化栽培高产群体特性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6期91-92,共2页刘金弟 
通过对浙北地区单季杂交晚粳稻强化栽培高产群体特性的分析,指出其栽培优势,为该地晚粳稻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单季杂交晚粳稻 强化栽培 群体特性 浙北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