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栽培

作品数:415被引量:132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均林贤青朱德峰郑家国徐富贤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浙江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杂交稻甬优12号强化栽培密度试验被引量:15
《浙江农业科学》2010年第5期988-989,共2页张建民 孙健 章玲芬 张海东 
宁波市粮食生产功能区科技支撑项目(2009C10032)
单季强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2号具有超强的分蘖能力,每穗总粒和实粒数稳定,适宜的栽种密度为10万丛·hm-2。
关键词:甬优12号 强化栽培 杂交稻 
《浙江农业科学》2007年(1~6期)总目次
《浙江农业科学》2007年第6期729-733,共5页
关键词:晚粳稻 强化栽培 试验初报 氮肥用量 制种技术 二化螟 栽培技术 直播技术 试种表现 单季晚稻 农业科学 种植表现 浙江 目次 
杂交粳稻秀优5号强化栽培技术被引量:3
《浙江农业科学》2007年第4期420-421,共2页张飞联 张道成 吴小蓉 张鸿雁 贾庆利 
杂交粳稻秀优5号作单季强化栽培全生育期较长、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高产田产量9.80-10.68t/hm^2。关键技术为适时播种,塑盘育秧;开沟作畦,增施有机肥;幼苗早栽,单本稀植;湿润灌溉,控制杂草。
关键词:杂交粳稻 秀优5号 强化栽培技术 
单季稻通气式强化栽培大区对比试验被引量:2
《浙江农业科学》2007年第4期430-432,共3页张根贤 朱卫东 杨发贵 党建红 徐元峰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初步探明采用旱耕通气、湿润分蘖、干燥强根、干湿灌浆结实水分管理措施的单季稻通气式强化栽培具有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增产等优势,同时还有节水、节省用工等节本增收效应。
关键词:单季稻 通气式 强化栽培 
强化栽培下水稻国稻6号施肥技术的试验被引量:4
《浙江农业科学》2007年第2期187-188,共2页陈文伟 周祖昌 许卫剑 鲁贤平 戴以太 
随着国稻6号种植面积和强化栽培技术应用面积的快速上升,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探索在强化栽培技术条件下国稻6号合理的施肥技术,在天台县平桥镇山头邵村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和磷肥用量仍可参照天台县原有...
关键词:国稻6号 强化栽培 施肥技术 
氮肥施用方法对单季稻经济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
《浙江农业科学》2007年第1期76-77,共2页张真 徐进 潘世华 黄海叁 
浙江省磐安县科技项目(03-1-10)
试验结果表明,单季稻采用强化栽培时,氮肥施用方法基肥∶分蘖肥∶穗肥以5∶2∶3或5∶3∶2为宜。
关键词:氮肥 施用方法 强化栽培 单季稻 
《浙江农业科学》2006年(1~6期)总目次
《浙江农业科学》2006年第6期718-721,共4页
关键词:高效栽培技术 晚粳稻 水稻灰飞虱 试种表现 强化栽培 水稻直播田杂草 三系杂交棉 机械收割 农业科学 特征特性 直播油菜 目次 
单季稻免耕强化栽培下秧龄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浙江农业科学》2006年第6期659-661,共3页黄洪明 吴美娟 徐志福 李笑 毛锡棠 
通过单季稻免耕强化栽培下移栽秧龄试验表明,在秧龄11-27d内,移栽时秧龄越小。越有利于前期分蘖的发生;随着移栽秧龄的增大,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减少,但对结实率、千粒重影响不大;产量以秧龄11d处理最高,随着秧龄增...
关键词:单季稻 免耕 强化栽培 秧龄 
水稻强化栽培施氮方法初探被引量:5
《浙江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423-424,共2页朱芳前 王朝林 汪明德 杨发贵 
在同一施氮水平条件下,单季水稻强化栽培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比常规栽培法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强化栽培不同施氮方法以基肥∶蘖肥∶穗肥5∶2∶3处理产量最高,比常规栽培对照增产9.8%。
关键词:强化栽培 水稻 施肥方法 
水稻泰优1号的种性表现及其强化栽培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2006年第3期298-299,共2页刘鑫 
2005年国家级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项目
泰优1号是首批列入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的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浙江省示范的种性表现,总结出其强化栽培技术。
关键词:泰优1号 水稻 栽培技术 种性表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