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油2号

作品数:86被引量:5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世祥孟庆雷邹运鼎胡丽娟宋国良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宝鸡市种子管理站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合肥市种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耕作与栽培》《安徽科技学院学报》《生产率系统》《中国稻米》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栽培技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油杂2号”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3期58-58,共1页吕宏飞 吕玉亮 周风明 杨国友 解晓林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中油杂2号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优质杂交油菜 三系杂交油菜 区域试验 示范种植 大面积生产 不育胞质 秦油2号 
油菜秋发栽培技术措施
《小康生活》2005年第8期21-21,共1页赵学运 
选择品种 必须选择中晚熟、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适于早播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如中油821、秦油2号等品种。
关键词:油菜品种 栽培技术措施 秋发 选择品种 中油821 抗逆性强 增产潜力 秦油2号 中晚熟 
秦油2号油菜制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种子世界》2000年第7期38-38,共1页张乃雄 
制种地宜选择土壤较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旱劳保收,不易被人畜危害的田块,同时要选择1~2a未种过油菜或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以减少病虫危害。
关键词:制种 油菜 田块 高产栽培技术 病虫危害 肥力 排灌 要点 十字花科蔬菜 
沿淮油菜育苗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1997年第9期17-17,共1页赵子龙 朱炜华 
关键词:油菜 育苗 栽培 秦油2号 淮北地区 
紫云英高产高效栽培的几项有效措施
《中国稻米》1995年第6期17-18,共2页张运胜 王军 
关键词:紫云英 栽培技术 晚稻撩穗收割 绿肥混播 秦油2号 套种 化学除草 
秦油2号“冬发”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1993年第4期340-343,共4页朱必翔 陈福定 
本文根据巢湖地区的生态条件和杂交油菜秦油2号的品种特性,从促进油菜生长发育的角度提出了秦油2号在该地区实行“冬发”栽培的依据和完整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杂交油菜 秦油2号 冬发栽培 产量 
黔北百万亩秦油2号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1992年第2期26-27,共2页张盛祥 
1987年秋遵义、湄潭、凤冈,绥阳、余庆,桐梓6县引进秦油2号杂交油菜组合,在海拔400~1015米的不同生态地域布41点进行试验示范624亩,余庆县太平区示范420亩,平均亩产230公斤,比常规油菜增产30%,1988年全区13县(市)试种秦油2号6万多亩,...
关键词:油菜 秦油2号 高产 栽培 
秦油2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1992年第5期18-18,共1页陈劲松 
杂交油菜秦油2号是目前国内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优良组合,具有较强的营养生长优势和较高的经济产量。 一、特征特性 秦油2号属甘蓝型半冬性品种,营养生长期较长,在江苏扬州生态条件下种植,全生育期253天左右,具有耐肥抗倒、苗期生长快的...
关键词:油菜 高产 品种 栽培 
秦油2号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1992年第1期10-11,22,共3页赵志忠 张宇文 刘爱香 张玉俊 孙军仓 
秦油2号生育过程呈“两短”(苗期、花期)“三长”(蕾苔期、成熟期、全生育期)的特点。出苗后约55天开始花芽分化。主茎出叶总数35.6片。越冬壮苗叶龄14—16片。抗倒性突出,适应性较强。亩产200—250kg 优化农艺方案:播期9月7—11日,密度...
关键词:油菜 品种 秦油2号 高产 栽培 
秦油2号油菜直播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1991年第9期13-13,共1页魏荷 
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种籽科研生产联合体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杂交种秦油2号油菜,自1987年引种、试验和大面积丰产示范以来,在我县表现适应性强,丰产性好,产量高而稳定。一般亩产237公斤,高产田达300公斤。1990年种植面积迅速由1989年的196...
关键词:油菜 直播 栽培 品种 秦油2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