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

作品数:238被引量:2131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胡道功杨经绥李海兵方小敏吴珍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地区三叠系页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现代地质》2022年第4期1052-1064,共13页晁海德 陈建洲 王瑾 李吉庆 王国仓 赵洪岳 蔡廷俊 刘立波 李生福 任文恺 邱亮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青海省清洁能源靶区优选”(青地矿科[2020]61,青地矿科[2021]61);青海省清洁能源矿产专项“青海省都兰县八宝山地区页岩气调查评价”(2018137090KC054)。
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地区八宝山盆地作为高原页岩气成藏特征探索的典型区域之一,对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关键因素——成岩作用的研究程度很低,不足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勘探价值。基于岩性观察及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实验...
关键词:东昆仑 三叠系 成岩作用 储层影响因素 
青藏高原北部巴颜喀拉山群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现代地质》2019年第5期957-969,共13页夏蒙蒙 高万里 胡道功 张耀玲 徐久晟 贾丽云 王超群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北方石炭—二叠纪关键地质问题调查”(DD20189614)
应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方法,对青藏高原北部卡巴纽尔多地区巴颜喀拉山群碎屑岩系中酸性火山岩夹层岩样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安山质凝灰熔岩(样品B4989-6)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08.1±0.8)Ma...
关键词:巴颜喀拉山群 U-PB年龄 晚三叠世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区深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9
《现代地质》2010年第1期131-139,共9页郑洪伟 李廷栋 高锐 贺日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4026;40774051;40974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4083031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0911;J0915);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6DFA2134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GDL0901);中国国家专项项目"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SinoProbe-02)
青藏高原北部发育的大量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利用布置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缘的305个临时宽频地震台站和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特征进行了层析成...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部火山岩区 低速体 印度岩石圈地幔 层析成像 
青藏高原北部风火山花岗斑岩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现代地质》2007年第3期435-442,共8页吴珍汉 叶培盛 胡道功 张维 周春景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6DFB211330);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综合研究与INDEPTH-IV项目
青藏高原北部风火山花岗斑岩与逆冲推覆构造存在密切关系,岩浆侵位发生在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对风火山北麓花岗斑岩及暗色包体,在显微观测和矿物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单颗粒锆石离子探针U-Pb同位素测年,获得高精度的测年资料...
关键词:风火山花岗斑岩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离子探针 逆冲推覆构造 青藏高原北部 
青藏高原北部移动冰丘破坏桥墩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现代地质》2006年第2期239-251,共13页吴珍汉 王连捷 胡道功 吴中海 叶培盛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1CB711001);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541403)
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发育的移动冰丘对桥梁、涵洞、输油管道等工程设施具有不同形式的破坏作用。考虑移动冰丘与工程设施的相互作用,根据野外观测和实验资料设计模型,应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移动冰丘冻胀产生的...
关键词:移动冰丘 不均匀冻胀 桥墩 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北部 
青藏高原北部不冻泉移动冰丘及灾害效应被引量:6
《现代地质》2006年第2期252-258,共7页叶培盛 吴珍汉 胡道功 吴中海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340302);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1CB711001)
不冻泉移动冰丘发育于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2001年仅在青藏公路东南侧形成1个小型冰丘,2002年在青藏公路西北侧形成低矮冰丘群,2004-2005年发展成为大型冰丘群,2006年移动冰丘的发育高度和分布范围进一步增大。不冻泉移动...
关键词:移动冰丘 地质灾害 活动断裂 不冻泉 青藏公路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4
《现代地质》1989年第1期58-69,共12页李才 范和平 徐锋 
青藏高原北部东西向展布的以安山岩为主的新生代火山岩带,以黑石湖—亚克错—多格错仁一线为界可分为北侧的钙碱性岩系亚带和南侧的碱性岩带亚带。火山岩明显富钾。其形成与塔里木—柴达木板块向高原的楔入作用有关,是消减带上物质重熔...
关键词:青藏高原 岩石化学 板块 火山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