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

作品数:226被引量:23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毛晓阳李世愉叶晓川石焕霞宋元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闽江学院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科场闹鬼记:“恩仇二鬼”传说与清代科举生态
《文史知识》2015年第12期117-122,共6页张轲风 
“金榜题名时”是古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科举如同一列人生陕车,费尽移山心力,就为了购买到那张“车票”。官员的尊贵身份,社会资源的掌控,威望的提高,劳役的免除,法律特权的获得,这些都是通过科举求功名能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科举制度 生态 清代 传说 科场 人生目标 社会资源 法律特权 
清代科举制下的民风
《文史知识》1995年第1期55-55,共1页公木 
在清代科举制度下,士子一朝进学为生员,国家便复其身,免差役;地方官以礼相待,非黜革不受刑责。廪生并得食廪,贫寒者给学租养赡。生员经出贡或中举,即可以正途入仕。如果再会试中式,成进士,入翰林,则梯步青云,尤为士子的荣显之阶。所以,...
关键词: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 士子 入仕 特权阶级 应试 生员 读书 进士 专业 
清代的武科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84年第7期98-102,共5页王道成 
清王朝建立后,沿袭明代的制度,在开设文科的同时,开设武科。武科和文科一样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进行考试,被录取的人,分别有武生、武举、武进士等称号。文武两科,殊途并进。我们讲清代科举,武科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童试 武进士 清代科举 步射 武经 技勇 试策 顺治二年 笔帖式 三矢 
清代的国子监
《文史知识》1983年第11期64-68,81,共6页王道成 
规模和建制清代的国子监,是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它既是进入仕途的桥梁,又是向科举制度的金字塔攀登的阶梯,在谈到清代科举制度的时候,就不能不谈到清代的国子监。清初,沿袭了明代的制度。
关键词:封建统治阶级 清代科举 拔贡 司业 顺治二年 恩贡 岁贡 选举志 《清史稿》 夏宗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