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制种

作品数:80被引量:5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保忠曾向荣朱利锋李育清李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五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稻米》《农家参谋》《中国种业》《上海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浙江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831秋季制种栽培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2020年第5期991-992,997,共3页潘志明 王孔俭 邓飞 叶雪琴 鲍艳红 
金华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株两优831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根据几年来对该组合不同季节的制种技术探索和实践,表明采用秋季连晚制种有利于提高制种田全年的种植效益,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并介绍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两系杂交早稻 株两优831 秋季制种 
甜玉米金玉甜1号秋季制种的播期试验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2008年第4期450-451,共2页潘彬荣 梅喜雪 许立奎 
浙江省重点试验基地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技项目(N2007A045)
试验采用标叶调查法,探讨了甜玉米金玉甜1号制种双亲(自交系152×自交系113)的生育期表现及叶龄差异。结果表明,母本8月5日播种,如父本只安排1期,以8月12—15日播种,母本叶龄比父本-0.27~2.39为宜;父本安排2期,以8月11和15日播种为宜...
关键词:制种 花期 标叶调查法 叶龄 
浙江省1976年杂交水稻秋季制种技术总结和今后意见
《浙江农业科学》1977年第2期26-35,共10页
1976年我省各级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华国锋主席关于发展杂交水稻生产的重要指示,加强了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取得了显著成绩。各地在进行杂交水稻试种、示范的同时,还大搞群众运动,有计划地进行了制种和繁种,为1977年进一步扩大杂交水稻的种...
关键词:秋季制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不育系 始穗期 父母本 抽穗期 播差期 叶龄余数 一期父本 杂交种 杂交品种 结实率 浙江省 
海盐县1976年杂交水稻秋季制种经验总结
《浙江农业科学》1977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了积极推广杂交水稻,1976年我县有19个单位进行了秋季制种工作。采用的品种组合有6个,面积达164.77亩。共收杂交种6793.5斤,平均亩产41.8斤。其中亩产80斤以上的单位有2个,面积17.88亩;60—80斤的单位2个,面积11.65亩;40—60斤的单位8...
关键词:秋季制种 行比 一期父本 母本 亲本 杂交水稻 始穗期 抽穗期 结实率 海盐县 
杂交水稻矮优2号和南优2号秋季制种经验总结
《浙江农业科学》1977年第2期43-46,共4页
1976年我场杂交水稻秋季制种186亩。其中矮优2号147.8亩,南优2号38.2亩。经我场和杂交水稻学习班学员的共同努力,胜利地完成了县领导交给我们的产量任务。矮优2号平均亩产32.95斤;最高的一丘1.4亩,亩产124.5斤。南优2号平均亩产64.85斤...
关键词:秋季制种 秧苗 杂交水稻 一期父本 母本 亲本 始穗期 分孽 有效穗 经验总结 
绍兴县马山公社东风9队杂交水稻秋季制种情况介绍
《浙江农业科学》1977年第2期46-47,共2页
绍兴县马山区1976年杂交水稻秋季制种面积36.4亩,制成南优2号、南优6号、矮优6号等杂交种子共3134斤,平均亩产86.1斤,为全区1977年扩大示范提供了所需要的杂交第一代种子。其中马山公社东风9队,制种南优6号6.5亩,亩产138斤(最高一丘1.72...
关键词:秋季制种 杂交水稻 父母本 东风 绍兴县 公社 马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