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生

作品数:151被引量:14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民曲东辉焦志玲张春玲李志远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市中医院四川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化遗产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的戏曲史料价值被引量:1
《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吴欣雨 
西华师范大学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中心项目“《南部档案》戏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DAWXC22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南部档案》是研究地方社会史的第一手资料,对戏曲表演、资金、场所和戏班的内容记载详尽,呈现出全面、动态的戏曲生态场域。《南部档案》的戏曲史料以一桩桩戏曲纠纷揭示戏曲艺人具体的生存境遇,补充了民间戏班的历史存在,保留了大量...
关键词:《南部档案》 地方戏曲档案 戏剧学 戏曲生态 
汉阴黑龙洞庙戏楼舞台题记考论
《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39-48,F0002,I0001,共12页延保全 公蒗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多卷本《中国古代剧场史》”(项目编号:18BZW077);2020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清代山西府级城市戏曲生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黑龙洞庙现存戏楼、门楼、后殿等建筑。戏楼留存大量题记,起止时间从同治四年(1865)至公元2008年,涉及40个年份、28个班社、98位艺人,合计166余条,其中包含较为完整的演出时间、班社和艺人信息的题记158条,图像题记1...
关键词:汉阴 黑龙洞庙 戏楼 舞台题记 戏曲生态 
2018年度中华戏剧学刊联盟青年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
《文化遗产》2019年第6期158-158,共1页 
为激励青年戏剧学者,推动中华戏剧研究,经《文化遗产》《中华戏曲》《戏曲与俗文学研究》《戏曲艺术》《戏曲研究》《戏剧》《戏剧与影视评论》《戏剧艺术》《南大戏剧论丛》(以刊名笔画为序)等九家戏剧学刊共同推选,2018年度中华戏剧...
关键词:俗文学 戏曲研究 文化遗产 曲学史 戏曲生态 青年戏剧 戏曲艺术 优秀论文 
粤东戏捐与粤东戏曲生态被引量:3
《文化遗产》2018年第2期80-86,共7页林杰祥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粤东;闽南戏曲文献研究"(项目编号:GD13YZW01)的阶段成果
粤东地方政府对地方戏曲采用了"以捐为禁"的管理策略,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粤东各地开始正式征收戏捐。民国年间,粤东戏捐从征收形式上主要分为戏班戏捐、戏院戏捐和乡镇戏捐三种,其征收所得广泛使用于党务建设、军队建设、基础建设...
关键词:粵东 戏捐 演剧筹款 戏曲生态 
近代“外江戏”的进入与岭南戏曲生态的变貌被引量:6
《文化遗产》2016年第3期16-26,共11页陈志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加坡藏‘外江戏’剧本的搜集与研究”(项目编号:14AZW009)的阶段性成果
清中叶以来,各省外江班集中进入岭南地区,对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大剧种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外江班在广州、潮汕、梅州等地与本地班竞争、融汇的进程,展现出外来戏班与本地戏班、外来人群与本地族群、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既冲突...
关键词:外江戏 本地班 粤剧 潮剧 广东汉剧 岭南戏曲生态 
《重修喜神祖师庙碑志》展现的京都戏班审美风尚被引量:2
《文化遗产》2010年第3期16-32,38,157,共19页王馗 
笔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梨园行会与中国戏曲衍生规律--古代梨园会馆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08CB61)的研究成果之一
北京精忠庙梨园会馆是清代在京的梨园行会组织。现存碑刻文献中记录了从康熙以降三百年来的重要班社,特别是《重修喜神祖师庙碑志》完整地呈现了乾隆五十年前后京都梨园的实际状貌。宫廷演剧机构和基层戏园在碑文中的出现,展现了其时逐...
关键词:行会 碑刻 花雅之争 戏曲生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