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造林

作品数:1505被引量:2110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世雄谭长强曾馥平王克林祝小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造林树种配置及栽植技术——以沁源县桑凹村林业生态扶贫项目为例被引量:2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3年第2期29-30,35,共3页元晋芳 
2021年绵山林场在沁源县法中乡桑凹村实施了200 hm^(2)林业生态扶贫造林项目,文章对项目实施人工植苗造林的造林方式、树种配置、栽植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同类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沁源县 人工造林 技术措施 
沙冬青等4种荒漠原生树种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人工造林灌溉定额试验研究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1年第6期39-42,共4页吴宏宇 张宏武 赵小军 牛振荣 王国林 靳学东 
沙冬青、蒙古扁桃、酸枣、霸王等荒漠原生树种,是巴彦淖尔地区的天然分布树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这些树种最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成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浇水灌溉是影响其成活率和生长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开展了两种不同立地条件下,...
关键词:荒漠原生树种 人工造林 灌溉定额 成活率 生长量 
浅析满洲里市机械化集雨整地人工造林技术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1年第6期47-48,共2页周晓静 
干旱、大风和钙积层的存在,成为限制植物成活与生长的制约因子。利用机械化集雨整地人工造林技术措施,可以拦截地表径流、降低风速、穿透钙积层,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质量也大幅提升。
关键词:干旱 钙积层 机械化 集雨整地 
赤峰市松山区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分析与评价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年第5期1-2,19,共3页王建明 
文章通过对赤峰市松山区森林资源分布、数量、质量分析,及森林资源分布所处立地情况,总结现有森林资源生境条件,提出加强管护和逐步增加森林资源的对策,及改善森林资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林地利用率的途径。
关键词:森林资源 林地 人工造林 森林管护 营造林措施 生态公益林 
大棚樟子松播种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探讨被引量:1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年第5期24-25,35,共3页任志远 沈洪霞 鲁美玲 尹胜利 
樟子松容器苗人工造林是一种适合鄂尔多斯地区的造林生产技术,对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利用大棚对樟子松进行容器育苗,出圃后再进行人工造林,旨在提高樟子松人工造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大棚 樟子松 容器苗 造林技术 
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三种造林方式成林效果分析被引量:3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年第2期39-39,58,共2页矫永发 
文章采用翔实的数据对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三种不同造林方式的保存状况和成林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人工造林成林效果最佳,其次是封山育林,最后是飞播造林。
关键词:核查 人工造林 封山育林 飞播造林 成效率 成林率 
浅谈新巴尔虎左旗沙化土地治理措施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年第5期53-55,共3页王丽华 田文静 刘瑞芳 
文章通过对新巴尔虎左旗境内沙地治理进行试验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新巴尔虎左旗沙地治理以草、灌、乔立体式绿化稳定沙丘,效果显著。首先设置生物沙障,主要以草本或为灌木,然后在沙障内营造乔木树种。
关键词:沙地治理 生物沙障 人工造林 飞播造林 
晋北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技术被引量:4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年第1期66-67,共2页高杰 
晋北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严峻的环境形势为人工造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地区实际,从树种选择、整地、栽植、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为提高该地区造林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晋北 干旱 造林 
伊金霍洛旗人工造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年第1期86-87,共2页李月平 
文章针对伊金霍洛旗在造林期间,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应注意的几个主要环节做了论述。
关键词:造林 时间 树种选择 整地 栽植 管护 
对2009年人工造林实绩核查结果的分析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年第2期53-55,共3页矫永发 
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人工造林核查样本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以后的造林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工造林 实绩核查 结果 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