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秦岭

作品数:23被引量:11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谦身滕吉文张永谦赵天新刘新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武警黄金第五支队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地球物理学报》《传承》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西北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中秦岭金龙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25
《西北地质》2008年第1期81-89,共9页刘新会 刘爽 杨登美 路自民 
中国地质勘查项目;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研究(2007~2008)
金龙山金矿区主要矿源层和容矿层为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其上覆盖层下石炭统袁家沟组是次要的含矿层位。矿区弧形构造发育,古楼山、丘岭、腰俭、金龙山等四个短轴背斜分别位于弧形构造的不同部位中。金矿化体主要分布于南羊山组板岩和薄层...
关键词:短轴背斜 金矿床 成矿模式 找矿方向 金龙山 
中秦岭正河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分析被引量:1
《西北地质》2007年第B07期23-29,共7页韩俊民 王力群 秦婷婷 
讨论了中秦岭正河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结合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重点分析了其构造控矿作用,并对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山阳-凤镇深大断裂是矿床的导矿构造,蚀变矿化带受控于次级背斜构造,为背斜核部的轴面劈理化带。硫源具...
关键词:金矿床 控矿构造 蚀变矿化带 成矿作用 正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