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

作品数:991被引量:97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初钱东升萧金瑞华林王东峰更多>>
相关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学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轴承技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铁路轴承套圈探伤方法的探讨
《轴承技术》2013年第3期16-17,3,共3页陈翠丽 王青 王勇民 
对成品轴承检测时的超声表面波探伤进行技术分析,阐述了超声表面波的探伤原理、分析其应用的可能性。通过超声表面波探伤实验表明:在成品轴承不拆卸情况下可有效检测零件的表面缺陷,并且对轴承的使用不会产生影响,降低成品轴承质量...
关键词:超声表面波 成品轴承 表面缺陷 
轴承套圈磨削裂纹的形成与控制
《轴承技术》2013年第2期7-8,6,共3页东卫红 赵景周 
介绍轴承套圈磨削裂纹的形成机理、形貌特征及引起磨削裂纹的冷热加工因素,提出防止磨削裂纹的方法。
关键词:套圈磨削裂纹 形成机理 防止方法 
中型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套圈磨削余量研究
《轴承技术》2013年第1期14-16,共3页王兵信 倪滨昆 高明远 王帅 
通过测量淬、回火前后圆锥滚子轴承车工件尺寸,把握变形规律,减少磨加工余量,提高磨加工效率。
关键词:圆锥套圈 车工件 减留量 
深沟球轴承套圈沟边角的设计
《轴承技术》2010年第3期5-7,30,共4页皇天鸣 汪景俊 孟丽霞 
针对深沟球轴承沟边角参考目前采用的经验,借助Hertz接触理论及生产现场装配情况,灵活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提出针对深沟球轴承沟边角的设计新思路,对于沟边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为合理设计沟边角理清了思路。
关键词:沟道边角 HERTZ接触理论 AUTOCAD 装配现场 
圆锥滚子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工艺的探讨被引量:1
《轴承技术》2010年第3期23-24,14,共3页赵慧敏 崔振宇 
经过对圆锥滚子轴承套圈端面磨削加工方法深入分析、论证,对端面加工工艺重新调整、改进,不仅降低了产品废品率,而且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
关键词:圆锥滚子轴承套圈 双端面磨削 工艺调整 结论 
提高转盘轴承套圈感应淬火硬化层深度
《轴承技术》2010年第2期4-6,共3页孙小东 霍晓磊 李崇崇 
通过进行淬火感应器结构的对比试验,找到提高表面淬火硬化层深度的途径。
关键词:感应淬火 感应器 导磁体 硬化层 
深沟球轴承套圈网带炉热处理工艺余量研究
《轴承技术》2009年第2期15-17,共3页李东如 倪滨昆 
通过优化深沟球轴承套圈车加工工艺,依据行业标准压缩热处理技术条件,经过试验、数据采集分析等,最终总结出了深沟球轴承套圈网带炉热处理变化规律,形成了网带炉热处理工艺规程及磨加工工艺留量标准并进行了科学验证。
关键词:优化工艺 试验 网带炉 变化规律 标准 
减小压缩GCr15SiMn材料调心滚子轴承套圈留量的分析与探讨
《轴承技术》2009年第2期20-21,19,共3页姚义峰 代公伟 徐占华 
分析GCr15SiMn材料调心滚子轴承套圈淬火前后留量的变化,根据变化情况通过减小套圈工艺留量来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调心滚子轴承 淬火收缩量 减小留量 
磁弹性法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特种钢制轴承套圈磨削烧伤检测技术被引量:2
《轴承技术》2008年第3期24-28,33,共6页张继奇 
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的实验,研究了磁弹性法检测轴承套圈磨削烧伤缺陷的可行性,指出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不利因素和解决方案。初步确立了评价标准和检测规范,为这一实用无损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磁弹性法 轴承套圈 磨削烧伤 无损检测 评价标准 
轴承套圈淬火工艺常见缺陷的分析与探讨
《轴承技术》2008年第2期29-30,34,共3页刘大陆 佟霖 
对轴承套圈淬火工艺过程中常见的变形、裂纹、屈氏体与软点等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轴承 淬火 缺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