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蛾

作品数:161被引量:13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博光郭良红巨云为刘如成王石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安徽省森林病虫防治总站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委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林业科技通讯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应用灭幼脲类药物防治林木害虫的研究被引量:1
《林业科技通讯》1999年第7期17-18,共2页王平 鄢广运 夏艳芳 田光合 梁仲明 赵爱玲 邢陇平 傅觉民 
灭幼脲类药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是目前较理想的无公害杀虫剂。我省采用飞机超低容量等喷洒方式,对大袋蛾、泡桐叶甲等林业害虫进行了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灾害得到有效地控制。
关键词:灭幼脲类药剂 超低容量 防治 大袋蛾 泡桐叶甲 
大袋蛾白僵病的研究被引量:1
《林业科技通讯》1998年第4期13-14,共2页陈桂华 唐有奇 赵金录 田光合 
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ea)是河南平原林区主要害虫之一,繁殖量大,但幼虫期自然死亡率83%~50%,最高达87%,其中白僵菌(Beauveriasp.)、绿僵菌(Metarrhiumsp.)...
关键词:大袋蛾 白僵病 真菌 病害 虫生真菌 侵染 过程 
泡桐大袋蛾防治对策的探讨
《林业科技通讯》1996年第1期29-30,共2页赵忠懿 
泡桐大袋蛾的防治对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通过调整林分结构,选择栽植一定比例大袋蛾的拒食树种一苦楝、臭椿、香椿等式使大袋蛾完不成个体发育的杨树、国槐等,建立刘大袋蛾危害有较强自控作用的农林间作生态系统。加强种群监测,作...
关键词:泡桐 大袋蛾 防治 生态系统 种群 监测 
大袋蛾的初步研究
《林业科技通讯》1994年第12期21-22,共2页田光合 尚忠海 黄维正 张松山 刘心诚 李俊忠 宁玉亭 王桂荣 郑世杰 叶如意 白劲松 
大袋蛾(Cryptotheleev Varieugata Shellen),繁殖量大,寄主广,危害严重,是林业、农业生产中重大害虫之一。作好虫情预测预报,因地制宜选择农药和合理的施药方法,适时开展防治,可有效控制其灾害。
关键词:大袋蛾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防治 害虫 
大袋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1
《林业科技通讯》1992年第11期5-9,共5页刘心诚 李俊中 宁玉亭 王安亭 陈书金 
通过3年的研究,在摸清了大袋蛾的生活习性的基础上,以系统工程宏观控制理论为指导,采用营林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人工摘茧和保护利用天敌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大袋蛾12.7万公顷,有效地控制了虫害。防治后使有虫株率由80%~100%下降到...
关键词:大袋蛾 综合防治 泡桐 害虫 
应用大袋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大袋蛾被引量:4
《林业科技通讯》1991年第12期20-22,共3页田光合 尚忠海 黄维正 张松山 刘心诚 张康普 李俊中 郑世杰 叶如意 吴延平 
1989~1991年用采自自然界中感染NPV的大袋蛾虫尸,制取300千克病毒粗提物。用5种浓度的病毒液进行防治大袋蛾试验,筛选出4.8×10~6PIB/ml为适宜防治浓度,防治效果达93.5~96.7%,三年防治500公顷,共15万株树,防治树比未防治树净增产值4.8...
关键词:大袋蛾 核型多角体 病毒 防治 天敌 
大袋蛾种群的空间格局及理论抽样数的研究被引量:1
《林业科技通讯》1991年第9期4-7,共4页王勇 周健生 
研究表明,大袋蛾袋囊中的活幼虫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在夏末、秋冬季,当允许误差D=0.2时,不同虫口密度下X的抽样数为n=(167.5700)/X+10.2525;在冬季当D=0.05时,且不同活体老熟幼虫虫口密度为X,理论抽样数为n=(246.6000)/X+209.9200。...
关键词:大袋蛾 种群 空间格局 抽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