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抗虫棉

作品数:266被引量:1115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文华李汝忠田晓莉陈德华申贵芳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盐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冀丰4号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第9期170-171,共2页李妙 马铭泽 王国印 万艳霞 赵红霞 朱继杰 王士杰 
冀丰4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与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转BT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其组合来源为97-668(冀668)×97G1,2008-2009年参加天津市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年12月通过天津审定。
关键词:转BT基因 抗虫棉 冀丰4号 
推广应用抗虫棉防早衰栽培技术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第11期73-75,共3页张徽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原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不断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是棉花生产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 防早衰 技术 栽培 应用 棉花生产 纺织原料 经济作物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棉研30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第1期89-90,共2页李汝忠 王宗文 王景会 申贵芳 赵逢涛 
鲁棉研30号(原代号鲁H208)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以本课题组选育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棉新品系鲁8626为母本,泗棉3号转Bt基因抗虫棉GK-12选系鲁35为父本杂交,经连续多年比较鉴定选育而成。2003-2004...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 生物技术 新品种 转BT基因抗虫棉 栽培 特性 特征 生产试验 
转Bt基因抗虫棉万丰201的选育
《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第11期100-101,共2页李吉朝 辛树明 杜书文 闫炯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培育而成的转Bt基因抗虫棉"万丰201",具有海岛棉、野生棉和陆地棉遗传基础,突出表现为抗棉铃虫、高产和抗病。200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冀中南棉区春播种植。
关键词:棉花 万丰 201 抗虫品种 基因转移 选择育种 
棉花新品种邯棉103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第8期51-51,共1页李世云 杨玉枫 孟庆树 崔红印 韩永亮 
1选育过程 邯棉103是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自育的棉花新品种邯333为母本和转BT基因抗虫棉GK12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于200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6009号)。
关键词:选育过程 新品种 棉花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转BT基因抗虫棉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 栽培 
抗虫棉田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00年第6期28-28,共1页刘耀武 刘洪春 吕运烈 任保福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 棉田 害虫种群动态 防治 
转BT基因抗虫棉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1999年第11期12-12,共1页杜春莲 王琪 
自1996年以来,我市积极引种,推广转BT基因抗虫棉,1998年全市已推广种植抗虫棉3.5万亩,平均亩产皮棉68.5kg,较常规棉品种亩增产8.78kg,增产12.8%,同时节省了农药和劳动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配套栽培技术试...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 田间管理 密植 施肥 病虫害防治 化控技术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1998年第9期13-14,共2页刘金生 郭香墨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 特性 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