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囊

作品数:891被引量:2033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西莉朱书生潘洪玉李玉李宝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家致富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蔬菜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控措施(下)
《农家致富》2020年第6期32-33,共2页魏利辉 王晓宇 
三、灰霉病的病害循环在灰霉病的病害循环中,散落在田间的菌核以及植株病残体上的菌丝为初始菌源。菌核可直接萌发产生菌丝,菌丝再发育成分生孢子梗,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同时菌核也可以直接萌发形成子囊盘,产生子囊孢子。植株的花、叶、...
关键词:农事操作 分生孢子梗 病残体 子囊孢子 子囊盘 灰霉病 传播扩散 病害循环 
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金俏
《农家致富》2018年第4期25-25,共1页
金俏由江苏省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安全、环保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可抑制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卵菌纲等病菌孢子的产生、萌发和侵入。
关键词:微囊悬浮剂 嘧菌酯 内吸传导作用  江苏省 杀菌剂 子囊菌 担子菌 
4月上中旬主要病虫害防治重点
《农家致富》2017年第7期34-35,共2页苏植 
4月上中旬处于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壳成熟期,白粉病病情扩展始盛期,一代粘虫低龄幼虫盛期,麦蚜开始向上部叶片迁移;油菜菌核病子囊孢子侵染花瓣盛期。一、病虫害关注重点关注油菜菌核病,东部沿江、沿海等地关注小麦粘虫;油菜花期阴雨高湿...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 小麦赤霉病菌 棉花种子 化学除草 低龄幼虫 子囊孢子 始盛期 病虫害防治 叶期 乙草胺乳油 
3月上旬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农家致富》2017年第5期34-35,共2页苏植 
3月上旬正处于淮南小麦生物学拔节、大麦物候学拔节,油菜蕾薹期;麦类纹枯病春季侵染与扩展始盛期,麦类白粉病春季侵染初期,粘虫开始迁入苏南、沿江地区,油菜菌核病子囊盘萌发与叶片侵染期。一、病虫害关注重点关注麦田阔叶杂草和麦类纹...
关键词:麦类 油菜菌核病 农作物病虫害 侵染期 子囊盘 群体数量 始盛期 诱剂 倍硫磷乳油 色板 
3月下旬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家致富》2017年第6期35-35,共1页苏植 
3月下旬处于麦类纹枯病盛发期,粘虫迁入麦田及产卵高峰期,油菜菌核病子囊孢子侵染花瓣初期。应重点关注油菜菌核病,麦类白粉病、纹枯病的防治。一、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种植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雨后及...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 病虫害防治方法 产卵高峰期 麦类 耐病品种 子囊孢子 农业防治 胶悬剂 适期 磷钾肥 
大葱褐斑病防治方法
《农家致富》2016年第10期35-35,共1页
大葱褐斑病又称叶尖黄萎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易从上部开始.初为水浸状黄褐斑点.继而生成梭形病斑.一般长10~30毫米、宽3~6毫米,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斑面上易产生黑色小点,即子囊壳.严重时几大病斑融合.导致叶片局...
关键词:褐斑病 防治方法 大葱 叶片 黄萎病 子囊壳 病斑 褐色 
春季重防大棚茄子菌核病
《农家致富》2015年第4期35-35,共1页史俊 
一、苗期预防 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播种时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配成药土,下垫上盖。加强苗床越冬期管理,晴天注意通风散湿,低温寒潮天气及时覆盖保温。二、合理定植定植前深翻20~25厘米,埋没菌核;合理密植,行距55...
关键词:茄子菌核病 寒潮天气 季重 越冬期 子囊盘 散湿 可湿性粉剂 百菌清烟剂 施粪肥 腐霉利 
小麦赤霉病及锈病防治技术
《农家致富》2014年第20期34-35,共2页杨荣明 
一、赤霉病赤霉病是我国麦类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受小麦品种调整和栽培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省流行频率增加,流行区域向北扩展,成为对小麦威胁最大的病害。1.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稻桩、麦秆等多种作物残体上越...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防治技术 锈病 子囊孢子 栽培方式 品种调整 流行区域 发生规律 
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被引量:1
《农家致富》2014年第4期34-34,共1页杨荣明 
一、发生规律上年遗留在土壤、病残体中的菌核春季萌发.释放子囊孢子随气流扩散传播.为初侵染源.飘落在植株上的孢子产生菌丝.侵入衰老叶片、花瓣引起发病。一般油菜盛花期为发病始盛期.随着发病的花瓣、老叶败落至植株其他部位....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 防治技术 发生特点 衰老叶片 子囊孢子 发生规律 初侵染源 扩散传播 
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农家致富》2013年第18期34-35,共2页杨荣明 
1.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稻桩、麦秆等多种作物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小麦植株.小麦扬花至灌浆期最易侵染危害.其中最易从残留的花药上侵入.或直接从颖片上的自然孔口侵入.然后...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防治方法 发生特点 纹枯病 子囊孢子 发生规律 作物残体 小麦植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