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囊孢子

作品数:207被引量:51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国庆尹定华侯树敏董向丽陈仕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家致富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蔬菜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控措施(下)
《农家致富》2020年第6期32-33,共2页魏利辉 王晓宇 
三、灰霉病的病害循环在灰霉病的病害循环中,散落在田间的菌核以及植株病残体上的菌丝为初始菌源。菌核可直接萌发产生菌丝,菌丝再发育成分生孢子梗,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同时菌核也可以直接萌发形成子囊盘,产生子囊孢子。植株的花、叶、...
关键词:农事操作 分生孢子梗 病残体 子囊孢子 子囊盘 灰霉病 传播扩散 病害循环 
3月下旬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家致富》2017年第6期35-35,共1页苏植 
3月下旬处于麦类纹枯病盛发期,粘虫迁入麦田及产卵高峰期,油菜菌核病子囊孢子侵染花瓣初期。应重点关注油菜菌核病,麦类白粉病、纹枯病的防治。一、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种植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雨后及...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 病虫害防治方法 产卵高峰期 麦类 耐病品种 子囊孢子 农业防治 胶悬剂 适期 磷钾肥 
小麦赤霉病及锈病防治技术
《农家致富》2014年第20期34-35,共2页杨荣明 
一、赤霉病赤霉病是我国麦类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受小麦品种调整和栽培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省流行频率增加,流行区域向北扩展,成为对小麦威胁最大的病害。1.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稻桩、麦秆等多种作物残体上越...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防治技术 锈病 子囊孢子 栽培方式 品种调整 流行区域 发生规律 
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被引量:1
《农家致富》2014年第4期34-34,共1页杨荣明 
一、发生规律上年遗留在土壤、病残体中的菌核春季萌发.释放子囊孢子随气流扩散传播.为初侵染源.飘落在植株上的孢子产生菌丝.侵入衰老叶片、花瓣引起发病。一般油菜盛花期为发病始盛期.随着发病的花瓣、老叶败落至植株其他部位....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 防治技术 发生特点 衰老叶片 子囊孢子 发生规律 初侵染源 扩散传播 
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农家致富》2013年第18期34-35,共2页杨荣明 
1.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稻桩、麦秆等多种作物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小麦植株.小麦扬花至灌浆期最易侵染危害.其中最易从残留的花药上侵入.或直接从颖片上的自然孔口侵入.然后...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防治方法 发生特点 纹枯病 子囊孢子 发生规律 作物残体 小麦植株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被引量:3
《农家致富》2010年第24期38-38,共1页杨荣明 
一.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稻桩、麦秆等多种作物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小麦植株,小麦扬花至灌浆期最易侵染危害。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防治方法 发生特点 子囊孢子 发生规律 作物残体 小麦植株 菌丝体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农家致富》2009年第5期36-36,共1页周建华 朱明华 
一、发生危害规律 1、症状 (1)叶面症状。早期多发生于叶缘,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初呈水渍状,后变成青褐色,有时生有轮纹,多雨高湿时极易穿孔,后期多发生于叶片基部,多为脱落的花瓣带菌感染所致,常迁延至茎秆发病。(2)花期症...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 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 危害规律 子囊孢子 症状 花瓣 叶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