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繁殖

作品数:389被引量:68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浩张辉危起伟徐薇冯广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水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鳞副泥鳅规模化繁殖设施建设及使用效果试验
《中国水产》2016年第7期90-91,共2页董永涛 郑伟力 
采用大鳞副泥鳅规模化繁殖设施开展繁殖.比自然繁殖更好控制.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更高.通过对500组大鳞副泥鳅进行了繁殖试验.结果为产卵率93%.受精率85%,鱼苗培育成活率51%。同时,该设施还有很大的改进、提高空间。
关键词:规模化繁殖 大鳞副泥鳅 设施建设 效果试验 自然繁殖 繁殖试验 鱼苗培育 产卵率 
科研机构再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迹象被引量:3
《中国水产》2015年第2期47-47,共1页
2014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两家科研单位开展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情况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葛洲坝下未发现中华鲟进行自然繁殖活动。这...
关键词:自然繁殖 监测结果 中华鲟 科研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研究所 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长江所开展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调查 确认2013年中华鲟未发生自然繁殖
《中国水产》2014年第10期36-36,共1页
2014年8月10日至9月5日,受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开展了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专项调查,重点对中华鲟2013年自然繁殖情况及现有资源状况进行调查。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鱼类资源调查 自然繁殖 中华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研究所 管理委员会 专项调查 
青海省白鲑鱼类增养殖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
《中国水产》2013年第12期62-64,共3页申志新 王国杰 王振吉 
白鲑属鱼类主要分布在北纬500以北的广阔水域,绝大多数集中于俄罗斯,少数分布于加拿大、美国、芬兰、挪威、英国等国家。白鲑属鱼类鳞片较大,体银光色,无斑点,口端位或下位,背鳍短,卵小,仔鱼主要摄食轮虫、无节幼体,稚鱼后摄...
关键词:鱼类 白鲑 增养殖 青海省 评价 无节幼体 底栖动物 自然繁殖 
大型水库野杂型鱼类捕捞方法与技巧
《中国水产》2011年第12期42-45,共4页史顺兴 
所谓野杂型鱼类,是指在水库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自然繁殖和生长的鱼类。综观当今水库渔业,对于鲢鳙鱼的放养和捕捞,其技术已日趋完善,大都能形成规模生产了。然而,对于其他野杂型鱼类的捕捞,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有的基本不捕,...
关键词:捕捞方法 大型水库 鱼类 自然繁殖 水库渔业 规模生产 鲢鳙鱼 放养 
贝类育苗技术之二 长竹蛏室内人工育苗技术及问题分析被引量:2
《中国水产》2007年第5期51-52,共2页郑升阳 
长竹蛏分布在我国、朝鲜和日本内湾潮间带细沙底质上,是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贝类。过去长竹蛏仅限于自然海区采捕,产量低,市场供不应求。笔者开展了土池半人工育苗的试验,对长竹蛏的自然繁殖和生长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长竹蛏 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经济贝类 自然繁殖 半人工育苗 全人工育苗 供不应求 
蛙类养殖技术之二 仿生态繁养棘胸蛙技术要点
《中国水产》2006年第10期26-27,共2页严清华 
仿生态繁养棘胸蛙就是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人工辅助繁育出幼蛀后让其随意进入仿生态围养场的自然环境中摄食,辅以定点设灯诱蛾和补充投喂饲料,促使幼蛙快速生长为成蛙。位于湘西北的石门县,森林茂密,山涧溪流密布,水域环境优良,气...
关键词:自然生态环境 棘胸蛙 技术 快速生长 自然环境 人工辅助 水域环境 自然繁殖 
浅析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被引量:12
《中国水产》2005年第12期72-73,79,共3页姜浪波 
放流是20世纪养殖业发展的产物,它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商业目的,或者想人为地改变水域生态环境,向某一水系中大量投入人工养殖的水生动、植物,但增殖放流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很完整的定义,笔者认为,增殖放流就是人类为了实现某一...
关键词:增殖放流 渔业资源 水域生态环境 水域环境 自然繁殖 养殖业发展 20世纪 人工养殖 生态平衡 水系 
常规鱼类养殖技术之五:高背鲫繁育技术
《中国水产》2004年第4期43-44,共2页邓炳云 黄鉴洪 
关键词:高背鲫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自然繁殖 
重视饵料生物的增养殖
《中国水产》1988年第12期31-31,共1页徐益勤 李好善 
人工繁殖淡水鱼虾苗种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的初孵体饵料,在鱼虾的养成前期,可以培育饵料生物来代替人工投饵。在养殖池中自然繁殖或通过施肥,人工移植的方法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充分利用基础生物饵料的生产能力,是解决鱼虾...
关键词:饵料生物 增养殖 生物饵料 养殖池 自然繁殖 人工移植 虾苗 前期 代替 培养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