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恢复

作品数:598被引量:4356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喻理飞包维楷黄宗胜符裕红焦菊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贵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5·12地震后北川次生灾害迹地植被的自然恢复与更新被引量:7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219-226,共8页崔艳红 史常青 孙丽文 彭贤锋 张艳 赵廷宁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109)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次生灾害种类多样,植被受损严重。为了解5·12大地震后不同次生灾害迹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情况,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选取落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5种次生灾害迹地和1种未受损林地,通过设18...
关键词:植物生态学 5·12地震 次生灾害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植物相似性 北川 
陕北黄土区不同地形自然恢复的植物多样性被引量:4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年第2期103-110,共8页陈文思 朱清科 卢纪元 李镇 艾宁 于长城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课题"黄土丘陵严重侵蚀区植被恢复和重建技术研究"(201104002-2)
以陕北吴旗县自然恢复15年的合沟流域为例,探究植被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特征,为半干旱黄土区人工林草植被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采用样方法,从地貌部位、坡向及坡度3个方面对研究区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
关键词:地貌部位 坡向 坡度 植物多样性 半干旱区 
基于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自然恢复作用研究被引量:2
《河北林果研究》2015年第4期348-353,共6页刘利民 陈颖 刘琳 朱凯 徐学华 李玉灵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环京津生态脆弱期生态经济植被建设技术研究"(201404214)
利用退化荒草地附近种源地表层土壤,通过客土和人工播撒乔、灌木种子的方式对荒草地进行土壤种子库的补充,比较植被恢复地、种源地、对照裸地的土壤种子库组成、密度、多样性、地上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土壤种子库对荒草地在...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 荒草地 植被自然恢复 多样性 
长白山天然林景观地形分异格局的研究被引量: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114-118,共5页岳刚 杨华 亢新刚 沈林 周蔚 
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1104051)
在ArcGIS支持下,利用研究区2007年的林相图,结合二类调查资料以及IKONOS数据进行景观制图,并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的各地形因子分布图进行图层叠加统计,分析吉林省金沟岭林场不同景观类型随地形变化的分异特征及其变化成因,为长白山...
关键词:天然林景观格局 地形因子 人为干扰 自然恢复 长白山 
川西亚高山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生产力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10年第21期5810-5820,共11页刘彦春 张远东 刘世荣 张笑鹤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4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9038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0404)
川西亚高山针阔混交林是该地区云冷杉暗针叶林大规模采伐后自然恢复形成的主要次生林类型之一,是由采伐迹地向顶极暗针叶林演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采用样地调查与异速生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区4个海拔梯度(A:2900—305...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 海拔梯度 亚高山 次生林 自然恢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