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行走滑

作品数:55被引量:1195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永江韩国卿赵英利温泉波李海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地质科学》《地震地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盆地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盆地形成及演化被引量:5
《新疆石油地质》2019年第5期528-535,共8页孙松领 张正刚 荣光来 石亚军 侯栗丽 王文卓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03-006);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2016E-01)
阿尔金断裂带是中国西北地区北东—南西走向的大型转换断裂,在不同时代受区域应力作用的影响,断裂运动的方向不同,断裂带两侧也相应的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盆地。通过对断裂带两侧的中生界盆地和地面露头分布的研究,应用大量学者对阿尔金断...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 中生代 左行走滑 右行走滑 走滑拉分盆地 
北京西山沿河城地区早白垩世火山—沉积盆地的充填过程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
《地质论评》2016年第6期1403-1418,共16页渠洪杰 王猛 余佳 冯卉 康艳丽 陶涛 宋立才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102057);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121095)联合资助~~
北京西山沿河城地区的火山—沉积盆地处于太行山与燕山构造带的交汇部位,主要保存了下白垩统东岭台组火山—沉积地层。沉积作用分析表明盆地内沉积相变显著,主体发育了冲积扇、辫状河流和湖泊相,并组成向上渐细的序列,其间具有发育的火...
关键词:北京西山 沉积作用 物源 左行走滑伸展 早白垩世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尔金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被引量:48
《地质科学》2006年第2期344-354,共11页柳祖汉 吴根耀 杨孟达 郭泽清 温志峰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的发育受昆仑山(及青藏高原)崛起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控制。基于对该地新生界尤其是下油砂山组沉积环境的剖析,并与邻区的索尔库里北盆地进行对比,对阿尔金断裂的新生代的活动提出以下认识。1)古近纪为右行...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 右行走滑 左行走滑 沉积响应 柴达木盆地西部 新生代 
赣江断裂带对南鄱阳坳陷成盆的控制作用被引量:7
《天然气工业》2005年第2期24-27,201,共4页周松源 张介辉 徐克定 蒋维三 彭军 刘家铎 
对近几年南鄱阳坳陷油气勘探取得的地球物理和钻井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南昌凹陷为例,解剖赣江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赣江断裂带是 NNE向构造带,控制了一系列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提...
关键词:赣江断裂带 坳陷 左行走滑 伸展盆地 构造控制 伸展 右行走滑 晚期成藏 油气成藏条件 钻井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新构造运动探讨被引量:4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9年第A01期125-131,共7页谭钦银 余谦 李明辉 
本文主要涉及西藏羌塘盆地双湖地区,即东经87°00′~89°00′,北纬33°40′~34°00′范围内。新构造运动指晚第三纪以来发生的构造变动,其主要表现为在新生代地层中形成了一系列褶皱、断裂,并造成地震。其演化过程中伴有岩浆侵入或喷...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 羌塘盆地 双湖地区 上新世 中新世 左行走滑 逆冲断层 青藏高原 第四纪 右行走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