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案手法

作品数:400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建平倪瑞平吴朝平王瑞山朱华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公安厅上海市公安局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刑事技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文检600案例研究
《刑事技术》1993年第4期31-33,共3页谢维军 
笔者对1985年至1990年9月接办案件中的600个案例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归纳出一些特点和规律,现分述如下: 1 案例材料的基本情况 1.1 600个案例材料中有492宗是公检法系统各单位送检的,占全部案例材料的82%。这些案例中,最突出的是...
关键词:案例材料 文检 案例研究 诈骗案 笔迹检验 犯罪分子 作案手法 文件物证 伪造文件 压痕字迹 
9.20盗窃案指位定错的教训
《刑事技术》1993年第1期37-37,共1页袁胜伟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正确对指印进行定位十分重要,否则就有可能使该破的案子石沉大海。 1990年1~10月,我县某镇连续发生作案手法相同的盗窃案件21起。我们在9月20日某厂财会供销股现金被盗现场提取了3枚清晰的并列指印。从指印遗留...
关键词:作案手法 刑事案件现场 勘查过程 环指 某镇 犯罪事实 箕型纹 逆时针方向 下杨 沧源 
1起摹仿20人签名字迹的检验
《刑事技术》1991年第5期28-29,共2页许耀明 刘世华 
1988年9月,某石油化工厂发生一起特大诈骗案,系对一张发票产生怀疑而发现的。1986年7月~1988年9月,某车队会计于××(男、30岁),通过关系支付管理费取空白发票,窃得厂内空白单据、
关键词:空白发票 诈骗案 检材 石油化工厂 笔迹检验 作案手法 书写水平特征 玩忽职守罪 案件情况 细节特征 
分析画像是文检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刑事技术》1985年第5期30-32,共3页袁之宜 
(一)分析案情、画像定向是侦察破案、揭露犯罪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措施。所谓'画像',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刻画'作案分子的'脸谱'。'定向'就是研究确定侦察的范围和方向。在五十年代,文检技术工作并没有分析案情、画像定向这一项。当时民警干...
关键词:文检 分析案情 侦察破案 五十年代 书写人 书写内容 词汇贫乏 笔迹鉴定 职业身份 作案手法 
投毒致死误诊为病死一例——浅谈向医务人员普及法医学知识的必要性
《刑事技术》1985年第5期43-44,共2页陈水生 
郭××,长期同本队社员张××通奸。为达到成婚的目的,郭、张一面对郭之夫曾××关怀倍至,一面共谋投毒杀死曾××。郭、张曾于1983年6月20日将一包磷化锌掺在炒鸡蛋中给曾吃,曾吃后即呕吐,送卫生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关键词:磷化锌 张曾 点状出血 冬眠灵 医院诊疗 对症治疗 作案手法 犯罪分子 接触毒物 张一 
一枚模糊指印的鉴定
《刑事技术》1983年第3期53-,共1页李成忠 
1982年5月25日晚,某县五金公司门市部被罪犯翻雨棚撬窗入室,盗走收录机4台,收音机5台,价值2400多元。案发后,从现场迹象判断,罪犯作案手法熟练,目标明确,多为惯犯所为。勘查现场时,从该门市部附窗外侧边沿发现3枚模糊不清。
关键词:作案手法 勘查现场 全侧光 侧边 捺印 同一认定 犯罪事实 香九 比对检验 环指 
58起盗窃案现场痕迹并案分析
《刑事技术》1982年第6期15-17,共3页张治阵 
运用盗窃案现场上的痕迹并案是打击惯犯、流窜犯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提高现场痕迹利用率,多破案,破积案的有效措施。1980年以来,我们通过对58起盗窃案现场痕迹的鉴定和分析,并案为9伙罪犯所为,采用侦技配合,现已全部破获。
关键词:并案 鞋印 未破案件 作案手法 犯罪手法 现场勘查 遗留物 指纹档案 犯罪分子 勘查人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