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花臂尾轮虫

作品数:150被引量:42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席贻龙杨家新黄祥飞牛翠娟董丽丽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生物学—动物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型和小型萼花臂尾轮虫的遗传和生活史特征比较研究
《生态学报》2023年第13期5491-5504,共14页葛雅丽 张峰 曹漫漫 罗彤 席贻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0463);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重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0-075)。
近年来,有关生物个体大小变异规律的研究已经成为生活史对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发现,大小相似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母体所产休眠卵孵化出的不同克隆后代个体大小变化显著,其中,最大个体是最小个体体积的6.25...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 个体体积 形态 遗传分化 生活史特征 
亚致死浓度的盐酸四环素对萼花臂尾轮虫存活、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被引量:2
《动物学杂志》2021年第3期377-383,共7页孙帆 葛乐乐 白琰 江姗 席贻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971562);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No.2004sys003)。
盐酸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但其对轮虫存活、生殖和种群增长等的影响尚未知。本文应用生命表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对照组)、2.5、5、10、20、40和80 mg/L]的盐酸四环素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存活、生殖和种群...
关键词:盐酸四环素 萼花臂尾轮虫 生活史特征 慢性毒性 
亚致死浓度的吡虫啉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2期153-159,共7页葛乐乐 白琰 孙帆 江姗 席贻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562);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2004sys003).
吡虫啉(Imidacloprid)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但其对轮虫等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毒性尚无从知晓。本文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生物,应用种群增长、休眠卵产量和生命表实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吡虫啉(0、1.56、3.1...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 吡虫啉 存活 生殖 种群增长 
休眠卵孵化对策与食物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两品系干雌体种群增长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0年第21期7978-7986,共9页邢康南 牛翠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445)。
周期性孤雌繁殖的轮虫靠休眠卵度过不良环境,等环境适宜时休眠卵孵化出干雌体,再次通过孤雌繁殖建立种群。通常休眠卵要经历一段休眠期再孵化,但也有些休眠卵生成后很快孵化,称为早孵化现象。有关休眠卵不同孵化对策如何影响其干雌体克...
关键词:孵化对策 萼花臂尾轮虫 种群增长 有性生殖率 食物浓度 
微囊藻毒素和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形态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湖泊科学》2018年第4期1027-1040,共14页项贤领 朱凌云 陈莹莹 宛凤英 康琳 席贻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015;3120032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8085QC47;1708085MC79);重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联合资助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现象频发;由此引发的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备受关注.本实验探究了4个温度(16、20、24和28℃)和3个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2.0、4.0和6.0μg/ml)对4个品...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 微囊藻毒素 温度 进化种 品系 形态特征 
盐酸四环素浓度和食物密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特征的综合影响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7年第22期7718-7728,共11页项贤领 朱晔璘 徐秋磊 朱凌云 席贻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0015;3120032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208085QC47;1708085MC79);"重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
近年来,抗生素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可对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迄今,盐酸四环素浓度和食物密度对轮虫生活史特征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报道。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
关键词:盐酸四环素 食物密度 萼花臂尾轮虫 生命表 生活史特征 
三种甲壳纲浮游动物与萼花臂尾轮虫的种间关系被引量:2
《动物学杂志》2016年第4期561-572,共12页张文萍 徐吉洋 李少南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LY12B07008)
为研究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及中华薄壳介(Dolerocypris sinensis)3种甲壳纲动物种群与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的相互关系,作者分别将其以不同接种密度与萼花臂尾轮虫(接...
关键词:隆线溞 萼花臂尾轮虫 锯缘真剑水蚤 中华薄壳介 相互作用 
荧光标记在研究萼花臂尾轮虫精子结构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10期15-15,18,共2页艾合麦提.萨木萨克 
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作为淡水中的常见轮虫,是水产苗种开食和早期培育阶段的优良饵料。本实验利用最新的压片技术研究萼花臂尾轮虫的精巢结构及精子的形态,在荧光探针的标记下对雄性雌性萼花臂尾轮虫的整体结构做初...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 荧光标记 精子形态 形态结构 
利用种群增长研究镜湖夏季萼花臂尾轮虫对水温的适应被引量:1
《水生生物学报》2014年第6期1017-1023,共7页王敏 席贻龙 周彬 张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39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3424110002);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重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
运用种群增长实验方法,在4个温度(20℃、24℃、28℃和32℃)和3个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Turpin)Kuetzing]密度(1.0×106、2.0×106和4.0×106 cells/mL)共12个条件组合下研究了镜湖夏季出现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 斜生栅藻密度 温度 生殖参数 
汀棠湖萼花臂尾轮虫姊妹种组成和生活史特征的时间变化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14年第21期6172-6181,共10页李瑶 席贻龙 王爱民 牛翔翔 温新利 刘桂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39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3424110002);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重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
于2011年7月对汀棠湖水体中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进行了每周1次的采集、实验室克隆培养、DNA提取、COI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研究了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结构的时间变化;参照采样期间自然水温的波动范围(28—32...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 姊妹种 温度 食物密度 生活史特征 时间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