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

作品数:373被引量:87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官娥于治国王学江张肇铭赵云丽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药材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槲寄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6
《中药材》2011年第12期1962-1967,共6页张水仙 刘越 孙洪波 姚雪楠 冯金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554;8111010801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08-B08044);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MUC98504-14;MUC98507-08)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MUC0239);中国博士后基金(20110490556)
本文对槲寄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该药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槲寄生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生物技术 
槲寄生内生真菌发酵产物抗肿瘤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中药材》2006年第10期1080-1082,共3页朱佳 胡旭姣 陈炎伟 叶呀微 杨玲燕 陈林 丁志山 
目的:初步研究槲寄生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抗肿瘤药理作用。方法:从槲寄生植株中分离出内生真菌,采用MTT法对JF、A1和G6的发酵产物进行了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结果:从槲寄生中分离到JF、A1、G6等11株内生真菌。JF、A1和G6的发酵产物都具...
关键词:槲寄生 内生真菌 发酵药 抗肿瘤 
瘤果槲寄生的形态组织和紫外光谱鉴别被引量:7
《中药材》2001年第11期797-800,共4页罗集鹏 张电光 
目的:鉴别苗族和黎族常用药物瘤果槲寄生。方法:形态学、组织学和紫外光谱方法。结果:茎枝黄色,呈二歧状分枝,叶具3~5条基出脉。茎横切面,表皮外壁特厚,并向外突起呈乳突状;石细胞分布于皮层和韧皮部,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中柱鞘纤维...
关键词:瘤果槲寄生 形态学 组织学 紫外光谱 鉴别 
桑寄生的本草考证被引量:3
《中药材》2000年第10期649-651,共3页王惠民 郝俊 
经考证,桑寄生之名缘于植物的寄主。自古至今实际采于桑树上的桑寄生极少。从汉代至唐代桑寄生的药材来源只有桑寄生科的槲寄生 Viscum coloratum一种。宋代起同科 Taxillus属的多个种被作桑寄生入药,遂发展成为多原性药材。明代李时珍...
关键词:桑寄生 主流药材 槲寄生 本草考证 
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中药材》2000年第1期29-30,共2页孙艳秋 刘珂 张振学 
从槲寄生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四个单体,经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紫丁香甙、齐墩果酸、β-乙酰香树酯醇及圣高草素-7-O-β-D-葡萄糖甙。
关键词:槲寄生 二氢黄酮 三萜化合物 化学成分 
枫香槲寄生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1
《中药材》1998年第1期22-23,共2页杨燕军 
从枫香槲寄生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2个结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鉴定晶Ⅰ为5-羟基-7-甲氧基色原酮(5-hydroxy-7-methoxychromone),晶Ⅱ为5,7-二羟基色原酮(5,7-dihydroxy-chromone),二者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关键词:枫香槲寄生 甲氧基色原酮 化学成分 
槲寄生与扁枝槲寄生的薄层和紫外光谱鉴别被引量:2
《中药材》1995年第11期559-561,共3页姜店春 刘传玲 陈蓉 宋韶锦 江风华 
本文对槲寄生及扁枝槲寄生进行薄层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比较鉴别,为两者区分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槲寄生 扁枝槲寄生 中药鉴定 薄层层析 紫外光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