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学派

作品数:50被引量:12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盛增秀江凌圳刘时觉胡滨盛红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中医药》《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药导报》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医药导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丹溪学派戴思恭论治淋证特色被引量:1
《中医药导报》2024年第2期165-168,共4页任志鹏 万四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提要编纂项目(KJS-ZHYC-2020-012)。
通过中医文献学方法,从淋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三方面,对戴思恭著作《推求师意》《秘传证治要诀》《金匮钩玄》三书中有关淋证内容进行辨析。在病因上,戴思恭提出湿邪致淋,湿由热盛而生的观点。在病机上,戴思恭从五脏一体着眼,以肾与膀...
关键词:淋证 戴思恭 丹溪学派 《推求师意》 《秘传证治要诀》 《金匮钩玄》 五苓散 
浅谈丹溪学派“滋阴”与温病学派“顾阴”理论对燥证治疗的指导作用被引量:3
《中医药导报》2013年第6期1-2,共2页郭娟 魏宁颐 张艳 杨梅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ZC104)
丹溪学派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为其主要学术思想,治疗上主张以养阴为宗旨;温病学派是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学术流派,"顾阴"是防治温热病的重要方法;两者均以养护阴津为首要的治疗法则,适用于对燥证治疗。本文试从两种学派的理...
关键词:朱丹溪 滋阴 顾阴 燥证 学术派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