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量碳

作品数:796被引量:10595H指数:5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姜培坤徐秋芳杨学云周建斌李英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物质改良剂对川西北地区高寒草地沙化土壤有机碳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年第11期1732-1743,共12页张晓丽 孔凡磊 刘晓林 胡立峰 李玉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C05B05)资助~~
川西北高寒草原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过度人为放牧导致草地沙化问题突出。为了探讨不同生物质改良剂对高寒草地沙化土壤有机碳特征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设置3种生物质改良剂[秸秆类(JG)、菌渣类(JZ)、生物炭类(SWT)...
关键词:高寒草地 沙化土壤 生物质改良剂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易氧化有机碳 土壤呼吸 碳平衡 
大伙房水库流域不同水源涵养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年第4期130-140,共11页涂志华 范志平 王善祥 秦依婷 邹艺华 杨兆明 王珺 尉永键 王琼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辽河上游重要水源地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BAD07B03010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流域河岸缓冲带土壤C/N耦合循环过程及冻融驱动机制”(201602473)
以大伙房水库流域4种不同水源涵养林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凋落物养分的变化特征,运用通径分析模型,探讨土壤微生物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凋落物养分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
关键词:水源涵养林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凋落物养分 
氮添加对退化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16
《草业学报》2019年第7期38-48,共11页王丽娜 罗久富 杨梅香 张利 刘学敏 邓东周 周金星 
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2015044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川西北藏区高寒沙地适生治沙灌木材料培育及示范”(2015BAC05B01);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生态毯技术在若尔盖沙化治理中的运用与推广”(2016FZ0042)资助
若尔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脆弱,对环境因子的改变响应敏感。本试验以若尔盖高寒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在2015-2016年每年返青期,以尿素作为氮源在野外开展控制试验,4个氮处理分别为CK(0g·m^-2·a^-1)、N5(5g·m^-2·a^-1)、N10(10g·m^-2·...
关键词:氮添加 高寒退化草地 土壤养分 微生物量碳氮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碳氮含量与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6
《农业机械学报》2018年第9期238-246,共9页侯贤清 李荣 吴鹏年 李培富 王西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370);"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2B05-03);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科协发组字[2017]76号)
为明确宁夏扬黄灌区秸秆还田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在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4种纯氮施用水平(0 kg/hm^2(N0)、150 kg/hm^2(N1)、300 kg/hm^2(N2)、450 kg/hm^2(N3)),以秸秆还田不施氮肥(N0)为对照,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不同纯氮水平对...
关键词:秸秆还田 氮肥 土壤有机碳氮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土壤酶活性 玉米生长 
辽东山地水源林土壤的有机碳与植被生物多样性关系被引量:3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4期406-411,共6页王琼 荣湘民 李法云 范志平 
国家水体污染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5–001–0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7B030102)
以辽东山地蒙古栎山杨林、槭树蒙古栎林、落叶松人工林、山杨林和白桦山杨林5种水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物种组成、多样性、丰富度等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
关键词:水源林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可溶性有机碳 植被多样性 辽东山地 
邹城东滩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基础呼吸的特征被引量: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8期1858-1865,共8页渠俊峰 葛梦玉 王坤 刘姝 候玉乐 张绍良 李钢 陈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6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4214)
探究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基础呼吸的特征及其演变归因,有助于监测复垦土壤质量演变,并为提高复垦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邹城东滩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MBC)与基础呼吸(SBR)随复垦年垦的变化及其与土...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熵 基础呼吸 
长期秸秆还田与施氮后土壤活性碳、氮的变化被引量:19
《水土保持学报》2018年第3期212-217,共6页张娟霞 刘伟刚 宁媛 王朝辉 翟丙年 郑险峰 孙本华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1-3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3B04);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4-4)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氮后小麦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及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变化,以期为关中麦玉轮作区土壤肥力的提升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玉米秸秆全量还田(S+N)...
关键词:秸秆还田 施氮量 微生物量碳、氮 可溶性有机碳 矿质氮 
放牧对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6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798-807,共10页王鑫朝 韩一林 李美 王小东 汪俊宇 马元丹 宝音陶格涛 高岩 张汝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70756;314707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1388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9B03)
为揭示放牧扰动对冷蒿Artemisia frigida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基础呼吸等的影响,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对象,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LI-7000 CO_2/H_2O分析仪,对轻度(LG)和重度(HG)放牧处理后的冷蒿根际土壤进行了MBC,...
关键词:土壤学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基础呼吸 放牧强度 冷蒿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被引量:28
《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第5期266-272,共7页吕盛 王子芳 高明 黄容 田冬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
以广泛分布于西南丘陵区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油菜/玉米轮作下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以期为秸秆在农业生产上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直接还田(CS)、...
关键词:秸秆还田 生物质炭 微生物量 可溶性有机质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甲烷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1
《生态学报》2017年第18期6167-6175,共9页吴家梅 霍莲杰 纪雄辉 谢运河 田发祥 彭华 朱坚 官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4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 BAD11B02)
通过采集田间试验区连续3a施入有机肥的稻田耕层土壤,分析土壤中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可矿化有机碳(readily mineralizable carbon,RMC)等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稻田甲烷(CH_4)的排放通量,探讨施用有机...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易氧化有机碳 可矿化有机碳 甲烷排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