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

作品数:2303被引量:258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陈道远李国山韩林合江怡樊岳红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分析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维特根斯坦论心身平行论
《哲学分析》2024年第5期73-83,197,198,共13页P.M.S.哈克 张学广(译) 徐皓乙(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研究”(项目编号:22AZX015);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维特根斯坦哲学原典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2XNZD006)阶段性成果。
维特根斯坦在关于心理学哲学的评论中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心身平行论的批判,认为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与人的心理现象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因而我们从大脑的生理变化中无法找到心理现象的任何有意义的表征。也就是说,心理现象完全...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身心平行论 心理现象 神经生理表征 
ChatGPT智能处理器使用我们的语言吗?被引量:1
《哲学分析》2024年第4期3-16,196,共15页周柏乔 
有人说ChatGPT智能处理器只会吐出话语,不(会)说话。尽管它的话有意思,而且可以被理解,但理解它的话真的在于挖掘它的“心思”或“心意”吗?假定与其对话的自然人都认为ChatGPT没有“心思”或“心意”,却发现对话有意思,起码有助于一般...
关键词:ChatGPT 蒯因 戴维森 维特根斯坦 
冯友兰哲学“负的方法”平议
《哲学分析》2024年第3期53-64,197,共13页阎韬 
冯友兰先生对于所谓哲学的“负的方法”,即神秘主义的方法,曾下很大功夫来阐释。他认为关于宇宙本体,负的方法是“不说它”而“表显”它。他对禅宗的“表显”进行过多方面的考察,但因以“六经注我”的方式利用史料,许多解释都有背原意...
关键词:禅宗 维特根斯坦 负的方法 表显 
乌班图机器人:迈向跨文化机器人学的关系型概念框架
《哲学分析》2024年第3期131-145,199,共16页 周丽昀(译) 伍佳琪(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防范研究”(项目编号:20&ZD041)阶段性成果。
近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交机器人的文化维度。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哲学框架将“机器人在什么意义上与文化相关以及如何与文化相关”这一议题概念化。此外,一种更具文化多样性和关系性的社交机器人学路径,能够强调技术在应对现代性挑战和...
关键词:文化可持续型机器人学 文化机器人学 社交机器人学 维特根斯坦 乌班图 文化变革 
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研究的“语法”性质
《哲学分析》2024年第1期3-31,196,共30页林允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3年度“博士生导师学科建设提升经费”(项目编号:11121015004)阶段性成果。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研究是语法研究。私人语言的定义表明私人说话者对他的感觉没有自然表现。这就意味着他对他的感觉词汇没有正确性标准。如果一个词的使用没有正确性标准,那么它就是无意义的;这是一条语法规则。根据这条语法规则,...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私人语言 感觉 自然表现 正确性标准 语法 
面相观看与概念变化——维特根斯坦是不是一个概念工程师?
《哲学分析》2024年第1期32-47,196,共17页黄远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概念的规范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3BZX071)阶段性成果。
维特根斯坦的“面相观看”不仅是对“知觉经验”议题的讨论,更是一种元哲学层面的方法论。倡导哲学家致力于概念革新的“概念工程”是当代最炙手可热的哲学方法论议题。但有种观点提出维特根斯坦的面相观看是一种不同于概念工程的方法...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面相观看 概念工程 概念 知觉 
《逻辑哲学论》中的奈克方块与投影规则——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中的“面相观看”被引量:1
《哲学分析》2024年第1期48-58,196,共12页梁小岚 
“面相观看”问题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他的《逻辑哲学论》中同样包含着一种“面相观看”的维度,即对于模棱两可式的图画——奈克方块的研究。为此,维特根斯坦给出了看到“两个不同事实”的解答。以“投影规则”的角...
关键词:面相观看 《逻辑哲学论》 奈克方块 投影规则 
论《逻辑哲学论》的简单性原则
《哲学分析》2021年第2期67-81,197,198,共17页张志平 
在写作《逻辑哲学论》时,维特根斯坦崇尚的是简单性原则。他不仅根据简单性原则表述其思想,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而且还从简单性入手切入对世界本质的形而上学建构,认为世界归根结底是由所有简单对象的内容及形式所共同决定的事实的总和...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简单性原则 形而上学 张力 
精神、现象与规范——维特根斯坦心理哲学方法论探析被引量:2
《哲学分析》2020年第2期71-84,197,共15页贺敏年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维特根斯坦实践哲学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19CZX045)。
心理哲学是"过渡时期"的维特根斯坦思考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于哲学活动之精神地缘性的觉识促使他从早期有关描述结构的客观化诉求逐渐转向对刻画具体言语实践的规范性诉求,伴随着回归"现象"与"日常",有关逻辑秩序的统一性与单义性碎化为...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精神地缘性 感觉秩序 语用规范 
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中否定了什么?被引量:1
《哲学分析》2019年第6期150-165,194,共17页汉斯·J.施耐德 季文娜(译)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维特根斯坦数学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6BZX072);2016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与哲学践行研究”(项目编号:TJZX16-006)的阶段性成果
理解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一种可能的方式并非从“疼痛”的例子入手,而更应从语言意义范围里的某些问题中展开。这样做意味着我们研究的切入点更靠近维特根斯坦哲学工作起始的地方,并且意味着我们将进入维特根斯坦一生都饶有兴趣的那...
关键词:心理学哲学 心理学状态 图像化表达式 人类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