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叶桉

作品数:520被引量:232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建民陆钊华李光友张卫华潘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幼龄桉树茎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4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46-52,共7页吴喆滢 赵从举 徐文娴 卓志清 朱敏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8B0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126);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Hsyx2014-49)
旨在揭示幼龄桉树茎流速率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依据。于2014年6—9月利用Dynagage包裹式茎流传感器和DL2e环境因子测量系统对海南西部儋州林场幼龄桉树树液茎流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
关键词:包裹式茎流传感器 尾叶桉 树干液流速率 环境因子 
尾叶桉杂交子代在雷州半岛的生长分析被引量:6
《桉树科技》2014年第2期10-16,共7页何国华 陈文平 简明 罗建中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高产;抗逆桉树新品种选育研究"(2012BAD01B0401)
杂交育种是桉树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1个尾叶桉母本与巨桉、赤桉等4个树种为父本的10个杂交子代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它们1~5年生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杂种子代材积生长、抗风能力在树种、家系水平的遗传变异,分析了材积生长与抗...
关键词:尾叶桉 杂交子代 生长 抗风 
93个尾叶桉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研究被引量:16
《桉树科技》2010年第1期1-8,共8页陆钊华 徐建民 李光友 白嘉雨 黄宏健 胡杨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专题"高产优质桉树速生材树种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1504)
93个尾叶桉无性系试验多性状遗传分析和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生长、形质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呈显著差异。共有45个无性系的材积生长超过总体材积平均值。7个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值在8.46%~52.85%之间,遗传变异系数值在3.10%~39.33%之间...
关键词:尾叶桉 无性系 遗传分析 选择指数 
4年生尾叶桉间伐效果被引量:2
《桉树科技》2010年第1期37-40,共4页李天会 陈少雄 吴志华 曹加光 张绵耀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桉树和相思速生丰产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BAD24B02);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课题"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转化"(2007GB24320418);国家林业局推广计划"桉树珍贵用材新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示范"[2007]84号;湛江市科技招标项目"桉树大径材高效生产新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对4年生尾叶桉林分进行不同强度间伐,2a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间伐对林分平均胸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间伐强度越大,单株材积增长量越大。3种间伐处理的林分蓄积年增长量差...
关键词:尾叶桉 间伐效果 林分生长 
尾叶桉U6无性系萌芽性能研究被引量:3
《林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657-661,共5页陈少雄 李天会 李志辉 谢耀坚 刘素青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桉树和相思速生丰产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BAD24B0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速生纸浆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优良能源树种丛生桉选育技术引进(2007-4-12)等的部分内容
尾叶桉U6是南方分布最广的桉树无性系之一。研究表明,3个月生的U6的萌芽点、萌芽条数和萌芽高度均服从W eibull分布,峰度均大于3,比正态分布的峰值高;偏度大于0,呈不对称分布,数据均值右侧的离散性比左侧的强。萌芽点数按伐桩高度和伐...
关键词:尾叶桉U6 萌芽性能 WEIBULL分布 伐桩 
尾叶桉优良家系子代的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1
《桉树科技》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何国华 林桦 陈文平 卢万鸿 
国营雷州林业局课题"桉树良种选育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高产优质桉树速生材树种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1504);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辐射霜冻气候室用于耐寒桉树定向选育技术引进"(2008-4-09)的研究内容
以选自尾叶桉第1代种子园的72个优良家系为研究材料,对它们10年生树高、胸径、材积、树皮厚度、木材密度指数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和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研究的所有性状在家系母本的种源间、家系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平均胸径、树高...
关键词:尾叶桉 家系 子代 遗传变异 
岷江柏与尾叶桉幼苗耗水日变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7期7107-7110,共4页额冬梅 宫渊波 张亚军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长江中上游西南山区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课题(2006BAC01A11);四川省森林培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目的]比较2种耐旱植物日耗水变化,为干旱地区推广试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水分梯度下,测定了岷江柏幼苗和尾叶桉幼苗的日蒸腾强度、土壤湿度日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缺、饱和叶片失水速率等指标,以研究岷江柏...
关键词:岷江柏 尾叶桉 耗水日变化 
将两种抗病机制结合控制桉树青枯病的研究被引量: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87-91,共5页冉隆贤 向妙莲 李正楠 姬惜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396);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102)
以对桉树青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417r为对照,用水杨酸和产生PCA抗生素(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fluorescens)2-79进行了桉树青枯病防治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将水杨酸与2-7...
关键词:生物科学与工程 病理学 尾叶桉 荧光假单胞杆菌 PCA 青枯菌 水杨酸 
尾叶桉遗传资源引进及其生物学入侵风险评估被引量: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169-173,共5页谢耀坚 谭晓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01A150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24B0201)
尾叶桉为高大乔木,其生长快、干形通直、材性好,原始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我国自1976年开始引种尾叶桉,分别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建立了种源/家系试验林,保存了大量的遗传资源并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现已成为我国推广栽培面积最大的桉...
关键词:林木遗传育种 尾叶桉 引种 生物学入侵 风险评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