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向

作品数:572被引量:144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高锐唐玉华朱善迎朱建军关新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安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武汉市东西向山系山体地质特征与开发利用建议被引量:2
《城市地质》2023年第2期201-207,共7页曾芳 朱文晶 王镝 刘述德 武思琴 
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武汉市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示范(WHDYS-2021-013)资助。
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沿岸,山体资源丰富,但大多已建成的山体公园科学内涵未充分发掘和有效融合,特别是缺乏特色地质遗迹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而武汉市东西山系人文绿道建设为山体特色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契机。武汉市东西山系山体地...
关键词:东西山系 地质遗迹 地质科普 武汉市 
内蒙古张家沟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
《西部探矿工程》2019年第1期152-154,共3页田淑娟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天山—兴安地槽系阴山北地槽内,华北地台与内蒙古地槽凹陷带的接触部(Ⅰ级),内蒙台隆与温都尔庙—翁牛特旗褶皱带衔接部靠褶皱带一侧(Ⅱ级),翁牛特隆起中部(Ⅲ级),构造发育且复杂。东西向构造带是区内最复杂的构造...
关键词:构造体系 东西向 有利地段 
序言
《地球科学》2018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杨经绥 马昌前 
"特提斯"(Tethys)的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地质学家爱德华·休斯(Eduard Suess)于1893年提出,代表了原先处于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近东西向的宽阔大洋,即特提斯洋,两侧大陆的拼合与碰撞、大洋的收缩与闭合铸就了今天位于欧亚大...
关键词:冈瓦纳大陆 序言 特提斯洋 地质学家 劳亚大陆 欧亚大陆 奥地利 东西向 
毛坪铅锌矿东西向帷幕线地质特征分析被引量:1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年第2期76-77,共2页李东立 杨昌松 
本论文阐述了毛坪铅锌矿东西向帷幕线的地层、构造、水文地质等地质特征以及帷幕线地下水与矿坑水的关系,在深入分析了东西向帷幕线地质特征基础上,更为科学的对矿区地下水含水系统做出了划分,给出了将来实施帷幕注浆的空间边界,为矿山...
关键词:大水矿山 帷幕注浆 地下水 含水层 
青海省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地质特征
《矿物学报》2015年第S1期597-,共1页刘卜桢 窦帅杰 
鄂拉山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铜金属成矿带之一。该区位于南秦岭印支地槽两端海南三叠纪次级沉积盆地的西缘,是一北北西向的构造—岩浆活动带。西与柴达木地块以瓦洪山—温泉断裂邻接,截切地块边缘的近东西向构造带。区域内出露有中三叠世...
关键词:成矿流体 铜多金属矿床 柴达木地块 中三叠统 东西向构造带 晚三叠世 鄂拉山 沉积盆地 地质特征 南秦岭 
湘中包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简析被引量:5
《矿物学报》2015年第S1期620-,共1页陶诗龙 赖健清 张建东 鞠培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172297)
包金山金矿区隶属湘中成矿区的双峰金矿带,位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沩山-紫云山北西向复背斜带的复合部位,区域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区地层为新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为一套浅变质碎屑岩。赋矿岩层为其第二岩性段灰绿色中厚...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 断层组合 紫云山 板溪群 矿区地层 控矿构造 金矿带 东西向构造带 复合部位 沩山 
个旧东区东西向断裂控岩控矿特征被引量:1
《云南地质》2014年第1期71-75,共5页韩冬梅 谭敏 
对东西向构造控岩控矿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分析,讨论了东西向断裂深部找矿的意义,指出深部找矿方向。
关键词:构造控矿特征 地质找矿 云南个旧东区 
李四光山谷冰川发现之旅
《地球》2011年第5期84-86,共3页邹宗平 
大同冰川遗迹初考 1921年夏季,李四光在山西大同进行煤田地质调查时,一个奇特的地貌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条长约数公里东西向的山谷,从远处看去宽度比较均匀,而横切面呈U型。
关键词:山谷冰川 李四光 冰川遗迹 地质调查 东西向 横切面 大同 煤田 
香花岭矿区地质特征及资源勘查设计
《中华建设》2011年第9期142-143,共2页易伟平 
1.区域地质背景 香花岭矿田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段北缘、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中段及郴州临武北北东向深大断裂三者交汇的复合部位。 区内未出露前古生代地层、古生代地层广泛分布,中生代、新生代及近代冲积层零星分布。
关键词:矿区地质特征 香花岭 勘查设计 古生代地层 资源 区域地质背景 东西向构造带 南北向构造带 
“赤水—涟源东西向构造带”厘定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地学前缘》2010年第3期158-165,共8页程顺有 郭安林 陆晓芳 王正良 张燕 李海明 吕拾零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基础研究攻关项目(YPH08006);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资助项目(BJ081331)
中上扬子地块现今深部结构构造的研究,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其与形成演化相关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构造保存和矿产资源的分布赋存规律等更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地球物理场的详细处理、分离提取技术,结合地表地质...
关键词:基底构造 航磁化极异常 重力异常 赤水—涟源东西向构造带 中上扬子地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