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作品数:61被引量:35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丁悌平刘耘陈玖斌董树义顾雪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质谱学报》《地球与环境》《岩石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矿床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综合分析被引量:7
《矿床地质》2017年第1期200-218,共19页仲文斌 张均 王健 杨青 张哲坤 程元路 
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4019701)资助的成果
川滇黔接壤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目前已经发现了会泽、天宝山、大梁子等超大型-大型铅锌矿床。文章通过系统总结分析区域内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C、H、O、S同位素)数据,结合区域构造控矿特征,表明成矿热液的碳、氧主要来源于...
关键词:地球化学 C、H、O、S同位素 铅锌矿床 川滇黔接壤区 综述 
河南栾川百炉沟铅锌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被引量:25
《矿床地质》2010年第5期810-826,共17页段士刚 薛春纪 刘国印 燕长海 冯启伟 宋要武 高炳宇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PRM20083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061;40472054);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55)的联合资助
百炉沟矿床是近年来在盛产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的河南栾川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铅锌矿床,位于豫西南牛心剁穹状背斜之西侧,与栾川地区的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马圈等斑岩型及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相毗邻。矿体呈脉状、板状产在中元古界变...
关键词:地质学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H、C、O、S、Pb同位素 铅锌矿床 岩浆热液 百炉沟 栾川 河南 
辽宁太古代红透山铜矿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被引量:3
《矿床地质》2006年第S1期167-170,共4页侯可军 李延河 万德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73008)资助
文章分析了辽宁太古代红透山铜矿中硫化物的多硫同位素组成和石英的硅氧同位素组成。δ34S在-0.7‰^+3.1‰,极差为3.8‰,平均值为0.21‰,与深部幔源硫相似。δ33S≈0.52δ34S,即Δ33S=0(Δ33S=δ33S-1000[(1+δ34S/1000)0.515-1],不具...
关键词:红透山铜矿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海南岛西南几个金矿床成矿流体与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被引量:7
《矿床地质》1993年第4期338-348,共11页涂绍雄 高艳君 
二甲、抱板、不磨三个金矿床位于海南岛西部,沿北东向戈枕断裂带分布,含金脉体产于中元古代抱板群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其成矿流体是中温(250~350℃)、低盐度(4wt%~10wt%NaCl)、较富CO_2+CH_4的流体,氢、氧、硫同位素研究证明主要...
关键词:液包体 金矿床 成因 海南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