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同位素分析

作品数:250被引量:106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胡耀武王昌燧张全超张雪莲张国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山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考古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桂林市甑皮岩与大岩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被引量:5
《考古》2021年第7期83-95,F0002,共14页刘晓迪 王然 胡耀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步氏巨猿的摄食行为及对其演化和灭绝的潜在影响”(项目编号:41773008);“多稳定同位素示踪黄牛家养化的文化特征: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项目编号:41373018)的资助。
通过对广西桂林甑皮岩和大岩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和动物骨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研究,可知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环境较稳定,以C3植物为主,有少量C4植物。先民主要摄取淡水类动物资源,早期人群在食物选择上...
关键词:甑皮岩遗址 大岩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人群生存策略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7
《考古》2021年第5期107-114,共8页侯亮亮 李君 邓惠 郭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批准号15YJC78003)资助
前言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获取资源的方式由攫取型经营逐步向生产型经营转变[1]。其中,如何利用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因此,系统研究动植物驯化和栽培及其关系,有助于还原先民的生业活动和探讨史前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南庄头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 稳定同位素分析   
大汶口文化晚期社会组织形态的思考——来自DNA和稳定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7
《考古》2017年第7期98-107,共10页董豫 栾丰实 
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HW009)资助
史前社会组织形态受到考古学家的广泛关注。由于没有历史文献可以借鉴,研究史前社会组织形式的主要手段是聚落分析与墓葬分析。例如,基于仰韶文化姜寨遗址的房址、窖穴和墓葬的空间分布,多个学者试图重建其社会组织形态,并提出该遗...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 亲属制度 古DNA 稳定同位素分析 广饶傅家遗址 
殷墟54号墓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2
《考古》2017年第3期100-109,共10页张雪莲 徐广德 何毓灵 仇士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基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项目基金;"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课题基金的资助
前言人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分析是古人类食物状况研究的主要方法,δ^(13)C可以显示人的主食状况,δ^(15)N则反映其食肉程度的多少,两者相结合可以大致区分出样品来自一般农业区、牧区,还是临近河海的地区。δ^(13)C分析方法...
关键词:殷墟54号墓 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食物结构 殉人 牲人 
甘肃张掖市西城驿遗址先民食物状况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9
《考古》2015年第7期110-120,共11页张雪莲 张君 李志鹏 张良仁 陈国科 王鹏 王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项目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资助
前言西城驿遗址位于河西走廊上的甘肃省张掖市,年代属于青铜时代。20102011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出土各类陶器、石器,以及动植物遗存、冶炼遗存等,为河西走廊及相关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以及人类...
关键词:甘肃 西城驿遗址  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食物状况研究 
陶寺遗址家畜饲养策略初探:来自碳、氮稳定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44
《考古》2012年第9期75-82,共8页陈相龙 袁靖 胡耀武 何驽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编号:KJCX3-SYW-N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2003);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项目(编号:KACX1-YW-083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之"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前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的资源;技术和生业研究"(编号2010BAK67B03)资助
前言与其他农业起源地一样,华北地区的居民在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后,开始尝试驯化动物[1]。动物资源的获取策略由依赖型转向开发型,家畜饲养逐渐成为先民肉食的主要来源[2]。
关键词:陶寺遗址 家畜 饲养方式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墓地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9
《考古》2012年第9期83-96,共14页张雪莲 仇士华 钟建 梁中合 
前言 人骨稳定同位素δ13C(δ碳十三)、δ15N(δ氮十五)研究是古人类食物状况研究的主要方法,δ13C分析可以推测古人类的主食结构,而δ15N分析可以告诉我们其食肉状况,结合其他考古遗存的综合研究,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人类食物...
关键词:前掌大墓地 δ13C与δ15N分析 古人类食物 
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先民食谱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20
《考古》2008年第8期55-61,共7页Lanehart Rheta E. Tykot Robert H. 方辉 栾丰实 于海广 蔡凤书 文德安 加里·费曼 琳达·尼古拉斯 
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出土的浮选植物标本和植桂体表明,稻米和粟是该遗址龙山先民重要的食物来源,但由于动物骨骼保存很差,我们对他们的肉食来源所知甚少。而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法探讨古人的食性和食物结构,对各种同位素含量不同的食物在...
关键词:山东两城镇 龙山文化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 食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