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机制

作品数:628被引量:4925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朱守彪夏斌李三忠任建业李崇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滇西北休瓦促晚白垩世岩浆-成矿作用动力学机制探讨被引量:9
《地学前缘》2019年第2期137-156,共20页江小均 陈政宇 李文昌 余海军 李超 张向飞 王忠强 严清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3060;417620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605);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16DF031)
休瓦促W-Mo矿床位于滇西北义敦—格咱岛弧中部,为一中-大型斑岩岩浆热液矿床。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对该区晚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于富碱岩浆成岩-成矿年代学、岩石成因、动力学背景、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
关键词:滇西北 休瓦促W-Mo矿床 锆石U-Pb、Hf和O同位素 区域构造解析 动力学机制 
伊犁盆地南缘琼博拉二长花岗岩锆石年代学及形成动力学机制被引量:5
《中国地质》2018年第4期720-739,共20页李平 刘红旭 丁波 田明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典型产铀盆地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研究"(2015CB453004);中国地质调查局"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坳陷西段铀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DD2016013628)联合资助~~
西天山造山带内琼博拉地区的长条状岩体位于伊犁盆地南缘,由二长花岗岩组成。为厘定该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机制,本文对该二长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Pb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年代学研究揭示...
关键词:二长花岗岩 锆石年代学 SR-ND-PB同位素 琼博拉 西天山 
中西非裂谷系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6
《地质力学学报》2018年第2期169-176,共8页张庆莲 侯贵廷 潘校华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219302);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Q201602)
中西非裂谷系是沿中非剪切带及邻区发育的一系列中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成因机理一直存在争议。中西非裂谷系的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其中在早白垩世进入强烈断陷期,是盆地形成的重要阶段。以早白垩世中西非裂谷系的地质背景为基...
关键词:中西非裂谷系 中非剪切带 早白垩世成盆 有限元数值模拟 力学机制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机制--古太平洋板块反复俯冲-后退模式被引量:17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第6期1073-1081,共9页姜耀辉 王国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8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6706)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广泛分布。笔者近几年在赣南和闽西北鉴别出一系列早侏罗世镁铁质岩石和A型花岗岩,其中A型花岗岩呈北东向展布,构成一条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中国东南部还存在另外3条...
关键词:晚中生代 花岗岩 地球动力学机制 板片反复俯冲-后退 古太平洋板块 中国东南部 
灵山岛成因特征、类型及其地质构造意义被引量:11
《海洋地质前沿》2016年第3期33-40,共8页刘菲菲 周瑶琪 许红 张振凯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CX06011A);海洋保障地质工程专项(GZH2012005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973计划)(2012CB956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064)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从沉积学和年代学入手,分析了灵山岛的沉积地层特征和锆石年龄。针对灵山岛所属关键地质构造位置,从地球动力学角度,探讨了早期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碰撞结合以及后期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影...
关键词:灵山岛 动力学机制 成因特征 成因类型 地质构造意义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多元油气生成机制与相态转化
《中国科技成果》2015年第21期19-20,共2页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011CB201102).
本课题以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和前陆坳陷为典型研究区,在典型井和典型碳酸盐岩和泥质烃源岩地质和地球化学精细分析和研究基础上,运用地球化学实验模拟理论和技术,并结合数值模拟,从微观上揭示深层油气生成的化学动力学机制,分析深部...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 相态特征 深部油气 油气生成 叠合盆地 中国西部 油气资源分布 塔里木盆地 
渤海新生代盆地浅部构造迁移特征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探讨被引量:13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第4期1535-1543,共9页信延芳 郭兴伟 温珍河 吴智平 李伟 罗阳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106059;41210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701);国家专项"中国海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系列图"(GZH200900504);国家专项"大陆架科学钻探"(GZH201100202)联合资助
渤海湾盆地的海域部分与渤海湾盆地其他部分一样,新生代为断陷-拗陷盆地.中渐新世以来,渤海湾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至渤海海域,并且拗陷期出现普遍的加速沉降现象.综合分析渤海各坳陷新生代构造样式和断裂时空展布特征,表明断裂发育...
关键词:渤海 新生代 构造演化 深部结构 动力学机制 
松辽盆地嫩江组T-R旋回控制下的层序结构与沉积响应被引量:10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12期2618-2636,共19页张晨晨 张顺 魏巍 吴朝东 梁江平 牛文 杜锦霞 付秀丽 崔坤宁 王超 王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CB701404;2009CB219308)资助
松辽盆地嫩江组是在沉积基准面上升和下降旋回(T-R)形成的退积-进积型对称式层序.利用钻井、测井、岩芯资料及盆地级地震大剖面,通过层序地层分析,在嫩江组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界面、2个三级层序界面和8个四级层序界面,这11个层序界面分...
关键词:水进-水退旋回 沉积演化 动力学机制 松辽盆地 嫩江组 
中国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进展被引量:16
《气象学报》2014年第5期817-834,共18页李崇银 凌健 宋洁 潘静 田华 陈雄 
国家科技部国家"973"项目(2013CB956203;2010CB950401)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包括MJO)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系统,它的活动及异常既对其他系统有一定的作用,也对长期天气和短期气候有明显影响。因此,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一直是大气科学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文中对近5—10年中国学者的有关研究工作...
关键词: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MJO 动力学机制 数值模拟 ENSO 
高速岩质滑坡启动弹冲加速机制及弹冲速度计算——以武隆县鸡尾山滑坡为例被引量:10
《岩土力学》2014年第7期2004-2012,共9页邹宗兴 唐辉明 熊承仁 刘晓 倪卫达 葛云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11CB7106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72309);中国地质调查局西部地区复杂山体成灾机制研究项目(No.1212011014030)
高速岩质滑坡启动弹冲加速机制是开展高速岩质滑坡全过程动力学研究的基础。系统阐述了高速岩质滑坡启动弹冲加速机制,着重分析了岩质滑坡启程中的滑带释能和锁固体释能加速效应。基于岩石循环加、卸载试验,探讨了岩石弹性应变能释放...
关键词:高速岩质滑坡 动力学机制 弹冲加速效应 弹冲速度 锁固原理 鸡尾山滑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