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供养

作品数:1042被引量:33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赖志杰肖林生宋士云李春根张秀兰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沭阳县民政局中国人民大学辽宁省人民政府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财政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切实履行职能 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财政》2014年第3期24-25,共2页
养老问题关系围计民生、涉及干家万户。近年来,安徽省财政厅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认真履责,强化保障,全力支持和推动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2007年以来,省政府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 履行职能 农村五保供养 民生工程 省财政厅 社会建设 经济发展 生活保障 
宁夏青铜峡: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中国财政》2012年第3期7-7,共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出台实施方案,在全市推行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一是统一救助制度。将现行的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和城市“三无”人员等城乡二元救助制度并轨,落实制度标准从高不就低。二是统一救助标准。
关键词:宁夏回族自治区 城乡二元 社会救助 青铜峡市 一体化 农村五保供养 救助制度 医疗救助 
广东连州:实施济困惠民工程
《中国财政》2011年第18期7-7,共1页
广东省连州市财政部门积极安排资金实施济困惠民工程,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1年安排资金393万元,向全市21003名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及优抚对象发放一次性临时性价格补贴。
关键词:连州市 广东省 工程 惠民 农村五保供养 财政部门 困难群众 低保对象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政策建议
《中国财政》2011年第18期57-58,共2页刘家庆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建设中,包括五保供养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农村专项救助制度在内的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其中存在着亟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如: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关键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工作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五保供养制度 政策 “十一五” 农村特困户 增长机制 
安徽:持续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中国财政》2011年第6期6-6,共1页尹立祥 
安徽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快速发展,2010年新建、改扩建敬老院570所,入住五保供养对象新增44685人,集中供养率达到35%,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水平分别达到年人均2437元、1651元,有效保障了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在此基础上,2011年...
关键词:五保供养工作 安徽省 农村 集中供养 2010年 分散供养 五保对象 投入力度 
安徽金寨:农村五保供养推行精细化管理
《中国财政》2010年第8期7-7,共1页徐韬 
为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安徽省全寨县财政部门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五保供养对象动态管理信息库,对五保供养对象由监察、民政、财政联合审批,分部门签署审批意见,联合下文批复。二是印发《县农村五保...
关键词:农村五保供养 精细化管理 安徽省 机构建设 惠民政策 财政部门 管理信息库 政府采购制 
山东茌平:规范化管理提升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
《中国财政》2010年第2期64-64,共1页魏玉海 
近年来,山东省茌平县高度重视五保供养工作,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提升了五保对象的供养水平,使全县的五保对象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关键词:五保供养工作 规范化管理 五保对象 山东省 农村 老有所养 茌平县 
陕西镇巴: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中国财政》2009年第23期7-7,共1页蒲元平 
2009年以来,陕西省镇巴县以低保工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等为抓手,积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完善低保工作。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大力推进“诚信低保”。目前已将2926户3484人纳入城市低保,人均补助14...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 陕西省 低保工作 城市低保 农村低保 五保供养 医疗救助 动态管理 
山东泰安:提升农村社会保障能力
《中国财政》2008年第19期7-7,共1页王庆涛 池庆喜 
为逐步实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住有所居”的目标,山东省泰安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力提升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救助标准。从2008年1月1日起,全市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0...
关键词:社会保障能力 农村低保 山东省 补助标准 五保供养 年人均收入 老有所养 投入力度 
山东泰安:“四级联保”支起“五保”供养屏障
《中国财政》2006年第7期6-6,共1页赵传莹 刘丽珍 池庆喜 
“五保”对象是农村社会弱势群体中最困难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他们的生活主要由集体供养,经费在原来的“三提五统”中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被取消,原有的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已不适应新的形势,2005年初,山东省泰安...
关键词:山东 农村税费改革 社会弱势群体 政府决定 财政体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